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毅长子撰文缅怀陈丕显:感谢历史昭示正义公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4:1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1日电 3月21日是中共历史上有名的“红小鬼”、原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诞辰90周年纪念日。上海的《解放日报》今天刊登陈毅长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的文章,题为《感谢历史昭示正义与公正——纪念陈丕显叔叔诞辰90周年》。

  现将此文转载如下——

  感谢历史昭示正义与公正

  ——纪念陈丕显叔叔诞辰90周年

  陈昊苏

  阿丕叔叔与我父亲共同经历了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共同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严峻考验,称得上是生死与共、生死相依,感情非同一般。

  我弟弟丹淮曾在1996年阿丕叔叔逝世一周年、我父亲诞辰95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回忆两位父辈倾心交往的文章,其中重点忆述了他们三次分手、共赴生死的感人故事。第一次分手是1935年,那时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机关和部队被迫分路突围。一个月后,阿丕叔叔和我父亲又在油山相逢,从此共同经历了三年赣粤边游击战血雨腥风的考验。第二次分手是1940年的苏中抗战时期,中央批准在盐城组建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任命已担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兼苏中区党委书记的我父亲为代总指挥。第三次分手是1966年10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乌云袭来,各省市主要领导成为被打倒的目标。我父亲在家中宴请阿丕叔叔等华东地区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席间感慨万千,不想此次会面竟成诀别。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我父亲与阿丕叔叔三次分手、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创作、拍摄了影片《永不分手》,2003年起在全国上映。两位父辈之间的交往轶事已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临近阿丕叔叔辞世十周年之际,由江泽民同志题写书名的《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一书出版了,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尽管当代已经有一些老干部撰写出版过反映“文革”遭遇的回忆录,但因为阿丕叔叔曾身处“文革”政治斗争的风暴中心,与“四人帮”作了十年的直接、面对面的抗争,以其亲身经历写成的回忆录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究竟因何而起?读了阿丕叔叔的回忆录,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了解到了一些原来不是很清楚的事情。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正是利用了最高领导者的错误,打着冠冕堂皇的革命旗号,不择手段地制造事端,残酷迫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阿丕叔叔身处斗争的漩涡,自然是被拉拢、被打击的重点对象。“四人帮”在上海的爪牙们知道,如果打不倒陈丕显,他们就要下台,就没有理由占据高位。所以,他们罗织了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处心积虑要置阿丕叔叔于死地。为了把“红小鬼”打成“黑小鬼”,七八年间,他们不惜捏造事实,使尽了各种卑劣的手段。但是,阿丕叔叔始终不屈不挠,抗争到底。就连那些被迫作伪证的人员中,即使是原敌伪特务,也不乏正直之人,他们也不愿做无中生有、颠倒是非的事情。最终,各种谎言不攻自破,阿丕叔叔在小平、耀邦同志的帮助下,重获自由。更可笑的是,在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来之时,成为丧家之犬的上海死党们还密谋策动叛乱,要“大干一场”。岂不知上海人民早已对他们恨之入骨,大家自发上街游行,欢庆胜利。倒行逆施的几个跳梁小丑,苦心经营,一朝瓦解,终被历史所唾弃。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必报。”这是我父亲1965年9月28日参加一个记者招待会谈到中美关系问题时讲的一句话,后来通过媒体报道在民间广为流传。“文革”暴发后,阴谋篡党夺权的野心家们一个个露出了狰狞的嘴脸。身处浩劫中的老百姓们自然会想起我父亲的这句话来。

  我父亲曾这样评说“四人帮”及其爪牙们:“这是一群野心家,他们拿别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是不得人心的。”在“二月逆流”中,我父亲与其他老战友以解救阿丕叔叔为起因,与“四人帮”一伙进行了激烈的抗争。此后,我父亲受到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不久病重过世。而劫后余生的阿丕叔叔,仍然保持了旺盛的革命精神,又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了十几年,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相信,我父亲如阴间有知,一定会为阿丕叔叔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的。

  阿丕叔叔出来工作后,把对我父亲的深厚感情转移到我们这些革命后代的身上。他始终像慈父一样关心着我们的成长。

  1980年5月,我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见到了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阿丕叔叔。会后,我要去湖北出差,阿丕叔叔邀我同行。在飞机上,他回忆起四十多年前的三年游击战中与我父亲相处的往事,我也把父亲讲过的这部分经历转述给他听,他很感兴趣。阿丕叔叔嘱咐我一定不要忘记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勉励我们新一代在改革开放、建设“四化”的进程中勇于接受挑战,锐意进取。抵达武汉后,阿丕叔叔又接我到家中住了一晚,受到小谢阿姨的热情招待。我与两位长辈一起追忆历史,感慨万千。

  1982年底,共青团十一大在京召开。当时,我是团中央书记,而阿丕叔叔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期间,阿丕叔叔来看望湖北省代表团,我陪同接见。阿丕叔叔寄语青年一代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为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目标建功立业,号召年轻一代要胜过老一辈,使大家深受鼓舞。

  受到千度高温冶炼,再经淬火,这样的好钢才不易断裂,甚至用在飞船上也能经得起穿梭宇宙的检验。久经考验的阿丕叔叔等老一辈革命家,正是以这样的亲身经历,为共和国的青年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解放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