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灰色人事”成为大学生基层就业“拦路虎”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7:15 新华网 |
新华网成都3月22日电(记者刘大江) 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下基层,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渠道。但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基层存在的用人不公等“灰色人事”,正在成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拦路虎”。 四川省开江县的广大农村学校严重缺乏教师,一些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纷纷表示愿意扎根农村基层。但该县近日举行的公招教师考试,却出现严重不公:有的人笔试只考了19分 ,居然被录取,而总分在其之上的考生却纷纷落榜。为此,不少优秀大学生被迫外出打工,而开江县严重匮乏农村教师的状况依然没得到根本改观。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加之国家大力倡导、鼓励,部分大学毕业生开始转变观念,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就业,而人才严重匮乏的基层单位也很欢迎他们的到来。一个愿“嫁”,一个愿“娶”,本来一桩很美满的 “婚姻”,结果却由于当地缺乏公正性的人事机制,棒打鸳鸯,严重挫伤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大学生基层就业并不是仅仅靠学生转变观念、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就能顺利实现。大学生在基层就业乃至创业,更多的是依靠呼吸基层体制的“氧气”生活,如果基层体制环境存在问题,势必影响大学生在基层顺利扎根和施展才华。 大学生基层就业遭遇“灰色人事”的现实,说明部分基层的人事机制环境亟待净化。用人不公甚至权钱交易这些“灰色人事”现象,实际上是用人机制上的权力腐败。“灰色人事”极大地扭曲了就业市场的价值观,破坏了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它不仅给大学生基层就业带来了困难,而且还导致人才的大量埋没和流失,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到农村,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必须对基层“灰色人事”腐败现象问诊开刀,为大学生基层就业乃至创业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这亟待有关部门正视问题、认真反思、采取措施。(完)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