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腿骨折住院千余天 肇事方起诉受害人“赖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04:54 青岛新闻网

  

小腿骨折住院千余天肇事方起诉受害人“赖床”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左下肢被撞成粉碎性骨折的市民崔先生在医院治疗了近3年。1046天的治疗时间却引起了交通肇事方刘先生的严重不满,他认为伤者是故意赖在医院不走,而伤者则气愤地表示是因为伤腿一直没有治好,才坚持住院的。昨日,肇事集装箱车的车主刘先生拿着病历到医院了解了一番,表示他将通过专家鉴定的方式来判断崔先生

长达近3年的住院治疗是否有必要。

  小腿骨折住院治疗近3年

  2002年1月16日,刘先生雇来的司机驾驶着他的集装箱车沿着杭州支路由西向东行驶,在杭州路立交桥高架桥东桥头处右转弯时,与骑自行车的崔先生撞在了一起。记者从四方交警支队了解到,当时崔先生倒在了集装箱车左侧中轮下。车祸发生后,受伤的崔先生被送到了海慈医院,经拍片诊断为左下肢粉碎、开放性骨折。从2002年1月16日入院,崔先生在海慈医院治疗了近3年,直到2004年10月24日出院。记者看到海慈医院的出院记录上写着,崔先生在该医院骨伤科住院1046天,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刘先生“伤筋动骨一百天”的意料。

  肇事车主他是在故意“赖床”

  治疗近3年终于出院后,崔先生通过四方交警支队找到刘先生要协商解决问题。“就是小腿骨折怎么可能需要住院治疗那么多天?”刘先生坚决不接受高达23万余元的索赔,“我打听了很多骨折患者,从来没有听说过骨折需要住院近3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集装箱车投了保险,事故发生后他已经垫付了4万多的治疗费。他从来不想逃避对伤者的赔偿,但认为对方过长的住院治疗时间是没有必要的,是故意在“赖床”浪费他的钱。

  昨天,刘先生给记者展示了他拿到的崔先生近3年的住院医嘱记录。“2002年9月23日有过一次出院的医嘱,这时候出院是很合适的。”刘先生指着海慈医院李巍大夫的医嘱说。记者看到,在这一天的医嘱记录上确实写有“明日出院”四个字,但在该医嘱的下一行接着写有“停明日出院”五个字。“这是什么意思呢?”昨天,刘先生拿着医嘱复印件到医院找崔先生的主治大夫李巍,因为李大夫正在手术台上没能成功。

  伤者妻子我们只想要回花的钱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车祸中受伤的崔先生家中的电话,她的妻子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也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原本行动不便的她根本无力照顾丈夫,丈夫出院后她只好将他送到了沧口公园附近一家社会福利院照顾。

  “我们绝对不可能是要赖他,我们只想拿回我们治病垫付的钱。”杨女士告诉记者,没有出事前崔先生是家里的惟一经济支柱,行动不变的她一直没有工作。“出事后,我们家想尽一切办法给他治病。”杨女士说,车祸后丈夫的伤腿一直无法愈合,医院先后给做了3次大的手术,但腿骨断裂处迟迟无法愈合,小腿表面有一处小孔不断地往外渗脓。

  “除了刘某垫付的4万多押金,其余治病的钱都是我东挪西凑借来的。”杨女士说,因为伤腿长时间无法治好,医院曾建议丈夫截肢。“这样咱家就完了。”但面对已经行动不便的妻子,丈夫死活不肯同意。为给丈夫治病,杨女士到处请专家、求偏方,到2004年10月25日,因为实在没有钱垫付医药费,崔先生出院了。“我们只想要会治病花掉的钱。”采访中,杨女士不断地强调,因为骨头没有愈合,到现在丈夫腿里仍有三块钢板没有取出来,不靠双拐丈夫几乎不能走路。

  ■法官

  关键看证据认定

  市南法院的姜培勇法官认为,此案的关键是证据如何来认定,如果肇事方能提供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伤者住院是不合理的,法院也可以采信肇事方的意见。假如法院最终认定伤者是故意“小病大住院”,那么除合理住院费用外的费用将由伤者自行承担。

  ■大夫

  确实是病情需要

  昨天晚上,记者电话采访了海慈医院骨伤科的陈德喜主任。“当时他的情况非常严重,骨头已经断裂成几块儿了。”陈德喜说,大夫曾建议截肢,医院费了好大劲儿才保住了崔先生的腿。

  据介绍,到后来,因为软组织挫伤引起了感染,伤口一直无法愈合,到2004年10月出院的时候,伤腿仍是没有完全愈合。

  陈德喜向记者证明,崔先生确实是因为病情需要才住院长达近3年的,根本不是赖在医院不走。

  ■最新进展<<<

  此案近日开庭

  昨天,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四方法院判决刘先生赔偿18万余元。刘先生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崔先生又向法庭提供了住院医嘱记录。这份医嘱的出现,引发了双方更大的分歧,此案近日将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刘先生表示,他将向法院申请,请专家对骨折住院治疗近3年是否有必要作出鉴定。

  记者 臧旭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