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51年后又聚“英雄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07:28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51年后又聚“英雄船”

  吴美屿先生(左一)是当年参与援救“民主三号”轮的300多名军人中的一员,沉船发生时,身为乘客的他与战友们一起投入到营救乘客的行列中。在昨天上午的座谈会上,他捐出了当年佩戴的身份识别标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李岩宏 摄)

  宁波日报讯(江北记者站陈海波罗国荣)昨天,江北区白沙街道在老外滩码头举行“营救民主三号轮”51周年纪念活动,23位当事人讲述了“英雄37”号船官兵奋不顾身抢险的故事。

  1955年4月17日凌晨,由上海驶往宁波的“民主三号”轮在舟山金塘岛西北海域触礁沉没,1308名乘客危在旦夕。“N2030”号的前身“英雄37”号奉命前去营救,全船官兵克服重重困难,将1308名乘客营救上船。

  作为连续多年的双拥模范单位,白沙街道工作人员对辖区内驻军的光荣历史可说是知之甚多。为收集相关资料、事迹,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们开始查阅档案、登报寻人觅物、走访相关人士,并找到了“民主三号”轮的乘客和参与营救的官兵共23人。为让英雄船的精神广为传诵,街道还把该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英雄37”号事务长李世田讲述了英雄船官兵救人的情形。当时“英雄37”号驶近后发现,“民主三号”轮的甲板已全部倾覆。船长黄子兰和教导员何世君研究后决定冒险靠近。水手长邢毓华以超人的抛缆技术迅速将缆绳套上“民主三号”轮,乘客被迅速转移到“英雄37”号的船舱里。

  刚动完眼部手术的林鸿飞,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活动现场。时任“民主三号”轮驾驶员的他告诉记者,部队官兵不怕危险、千方百计地抢险救人,让人永生难忘,虽然是50多年前的事了,但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是不会泯灭的,我希望能成为现今青少年学习的范本。

  当天,街道还收到特殊的“礼物”。23名当事人把当时抢险现场的有关物件、资料连同难忘的回忆一同留在了英雄船上,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的一笔宝贵财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