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承认《鹿鼎记》最难拍 张纪中:就让他们骂去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09:15 南方日报

  “我看到了许多关于《神雕》的反响,不过我看到的还是说好的多。骂人的也有,比如说'张纪中,你怎么不去死'之类的,就让这些人骂去吧,他们这么骂,我一时半会也死不了。”

  张纪中似乎已经习惯了把自己暴露在风口浪尖上了。他拍的几部金庸剧没少挨骂,这一次他居然还宣布要再次接拍金庸的作品——对于那些恨他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噩耗

。不过,面对记者时,张纪中看起来倒是比较坦然,他承认《神雕侠侣》有人骂是正常的,他承认《鹿鼎记》最难拍,他也承认自己对金庸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起码在记者专访的这一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诚的张纪中。

  六部金庸剧气质不同

  记者:你拍的金庸剧总是夹杂着一片骂声,对现在正播出的《神雕侠侣》,您自己的评价是怎样的?

  张纪中:我看到的还是说好的多。骂人的也有,就让这些人骂去吧,他们这么骂,我一时半会也还死不了。在我看来,这6年来我拍的每一部金庸电视剧,其实都是有进步的,这种进步最大的体现就在于这些剧的“气质”不同。《天龙八部》的气质跟《神雕侠侣》的气质根本不一样,我觉得这就是进步,最起码风格中的不同能被看出来了,而不是说武侠就是单纯的武侠,打两下就完了。

  不能用大人来演小孩

  记:《鹿鼎记》的武侠成分有些减弱,而文化意味和对人性的描写又有很大增强,那么,在你看来,究竟该如何去拍这部戏呢?现在是开始选韦小宝,那么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韦小宝才是符合要求的呢?

  张:这部戏的确相当难拍。首先就是选演员的问题。韦小宝这个演员太难找了。因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要精灵古怪兼油滑,充满市井气,很不容易找。根据我的想法,《鹿鼎记》中的韦小宝要分成两个阶段来选。一个阶段就是韦小宝十二三岁到十四岁这个阶段,一个是稍微大一些的阶段。我想第一阶段用一个相同年龄的小孩。因为以前拍的《鹿鼎记》,演韦小宝的人年纪都很大,几乎都是以大扮小,看起来很别扭,尤其是韦小宝跟小玄子一起打赌、摔跤,包括跟其他人的胡闹,我觉得都是小孩子的行为,如果让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来做很不雅观,这个演员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头疼的事情,所以我想通过淘宝网这个渠道,能够从艺校、戏校里面寻找,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中学生。

  记:这样全国范围的海选,会有成效么?毕竟选出来的人不一定有专业经验啊。

  张:海选这种做法,我在香港的时候跟金庸先生谈到过,他比较赞成。这样的做法有过成功的先例,最典型的就是电影《小兵张嘎》,这个形象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找这个韦小宝也想给大家留下非常深的时代的形象。另外,我们还要选小时候的康熙,以跟韦小宝对应。除了看照片,我还要看真人,还要看才艺表演。我们这次一共拍50多集,小韦小宝大概占五分之二时间,大韦小宝是五分之三时间。如果能先选到大韦小宝,那么小的就得按照大的模样去找,这样会更难;如果先找到一个小的,再找大的,就相对容易一些。

  记:前一段时间有人说韦小宝已经被内定给徐铮了?

  张:谁说的?徐铮年龄太大,演技虽然不错,但起码要倒退15年才能满足要求。

  韦小宝不会看上超女

  记:现在超女那么红,有没有想过从中找一两个来扮演韦小宝的老婆?

  张:她们主要是唱歌为主,没有演技,虽然有几个演过一两场戏,但是,你觉得她们长得好看吗?唱歌可能会有歌迷,但你觉得凭韦小宝的眼光,能看上她们那种相貌吗?我们这次拍《鹿鼎记》,同香港、台湾以前拍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是让明星来演角色,而我们是用有原著中那种气质的人来演。

  记:以前《鹿鼎记》已经有很多版本了,像梁朝伟、周星驰、张卫健、陈小春他们都演过,您对他们怎么评价?会在这部戏中借鉴一些么?

  张:我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些,只是有一天看陈小春版的形象,我的感觉就是他年纪太大了,他完全是一个20多岁的后生,一个小伙子,而不是韦小宝。

  记:《鹿鼎记》是金庸的封山之作,对你来说,这部剧是不是也会成为你的武侠剧“封山”之作?

  张:金庸先生的剧对我来说当然不是句号,我希望再拍《倚天屠龙记》,但是只能看有没有缘分了,毕竟版权在金庸那里,我还希望《射雕》、《神雕》、《倚天屠龙》三部曲作为一个系列拍出来。其实金庸作品里最难拍的还是韦小宝这部剧。幽默跟庸俗之间的界定非常微妙,偏一点就往那边滑过去了,不能胡乱表达。

  文/图本报记者郑照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