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大讲堂 盛大开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10:33 南方新闻网

  第一讲——余秋雨“中国传统人居之文化解读”

  华联·城市山林文化大讲堂,是由深圳市华联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以公益和学术研究为出发点,围绕“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主题,从文化、哲学、建筑和园林的角度,讲述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现代演绎。

  3月18日,华联·城市山林文化大讲堂第一讲在五洲宾馆隆重开讲。作为首场讲堂的主讲嘉宾,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从中国传统人居文化、中外居住文化的区别等方面对居住文化作了精彩的评述。

  “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行为”

  在演讲中,余秋雨先生首先对此次讲堂的成功开办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演讲中谈到:“我觉得这个大讲堂在深圳,以深圳作为据点来开张的话,我们不应该看成是一个具体的物业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行为。”同时,余秋雨先生还认为,一个房地产项目来发起这个讲坛的行为,是企业家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是和社会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还提出:“华联·城市山林一方面在表现自己的文化等级,另外一方面也对深圳的文化研讨做了件好事。我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从不同的话题来发起更多的文化研讨。”

  “关注生态文化”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东西缺乏长久的生命力。当今这个社会,是一个变革非常剧烈的社会。文化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外文化还有本土文化,各种文化在激烈的碰撞当中不断产生很多新的东西。无可否认建筑本身就是文化,深圳作为一座中西方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其人居文化就特别表现在其建筑方面。在今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强劲交融、渗透的时代,如何把握在吸收、借鉴外来地产文化的同时,将我们自己传统的地产文化守住并传承下去,同时能够不间断地注入时代元素这一点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种多元而多变的文化背景因素,余秋雨先生在演讲中提出,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来关注我们中国自身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生态文化,他讲到:“这个大讲堂的开办,对于中国文化带来的主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我们中国文化现在不可能,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书面文化,但是有没有可能分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注生态文化,而且给生态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

  “发展中国传统人居文化”

  同时,余秋雨先生还以一个居住者的身份,比较了中国传统人居与欧洲传统人居,并认为二者确实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一个是以皇权为核心,一个是以神权为核心。”这句话是其对中西方人居文化所作的精辟描述。在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从居住方式、居住环境、到建筑布局形式,从屋顶、外檐到层高、采光甚至色彩……不胜枚举。曾经有人说过,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爬行的民族,一个没有精神信仰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一座没有文化的建筑是腐朽的建筑。在余秋雨先生的演讲中,他认为,建筑只有赋予民族文化,才能给后人留下精神财富。建筑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实用的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古建筑,之所以气势恢弘简练洒脱,就在于它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今天在构建、打造我们深圳当代居住文化的同时,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的人居文化进行理性、认真的梳理。以摒弃糟粕,传承精华。我们的建筑师、开发商都应深深意识到,每一个产品——楼盘不仅仅是供业主居住的房屋,而同时还是一座“人居文化大厦”,是把我们的人居文化理念与智慧留给子孙的载体。我们不可以将人居文化理解为简单、朴素地接续我们中国传统人居文化,而是要用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聪明智慧去丰富,注入时代的筋骨、血脉。而华联·城市山林正是在这个上面做了很好的衔接,其对“城市山林”这一传统人居文化的发展与演绎,正是体现了一种非常严肃而厚重的人居文化责任感。

  此次华联·城市山林文化大讲堂的举办,不但引发了深圳人对居住文化的关注,更是很好的对中国传统人居文化作了深入的解读。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在今后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人会介入到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中间来。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深圳开始关注生态文化,这将给中国文化界带来了一个从书面文化到生态文化转折的信号。

  〉〉敬请关注

  华联·城市山林文化大讲堂之

  □第二讲:3月26日主讲:窦以德、吴肇钊

  讲题:中国传统人居文化与建筑、园林

  □第三讲:4月1日主讲:周国平

  讲题:中国传统人居之哲学解读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