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文化体制改革专题 > 正文

[文化视点]文化产业发展:非常之喜 非常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08:1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专电(记者周玮、顾瑞珍、邬焕庆)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两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包括娱乐、教育、文化消费)将增长到7000亿元以上。

  “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迅猛态势与巨大潜力。‘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将更为规范合理,在更加积极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好地发展。”中央党校研
究室辛鸣博士指出,“但与国外的文化产业相比,我们的产业规模、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都存在着很大差距。此外,还存在着文化产品质量欠佳、文化产业竞争无序和规则落后等问题。”

  事实上,人们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一样的感觉:既有非常之喜,又深感其一些问题的非常之重。

  并非一切文化皆可产业化

  文化之所以是文化,因其特有的精神内涵。有的文化项目和门类可以做成产业,但不能把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推向市场,把一切文化事业都当作商品来对待。

  产业化也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民盟中央在今年提交两会的提案中就指出: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能实行产业化经营,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能实行产业化的主要是大众消费文化,而公益性文化(例如思想、精神、价值等)不能或者说最好不要产业化。但大众消费文化具体都有哪些,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化研究的支持力度,采用的形式可以是给专业部门定课题或给予经费支持。

  “对经典的扶持就是要保持经典的品位,这不应该靠市场,而要靠国家。”北京大学艺术系主任叶朗说。但在文化具有越来越大经济价值的今天,文化单位亟待形成“造血机制”,“只有在发展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方面采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途径,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在国际文化产业中占有和我们泱泱大国相称的地位。”

  民间资本注入渠道需拓宽

  在目前我国很多艺术团,缺资金、缺人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是要将民间资本顺畅地引入文化市场里来。”石家庄评剧团负责人、著名评剧演员刘秀荣说,“然而,由于受限于我们长期把许多文化经营部门当作事业单位来看待,既没有采取合理的市场化战略,也没有引进竞争机制,一些文化领域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依然存在着吃大锅饭的思想,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渠道并不畅通。”

  令人高兴的是,随着国家有关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政策连续出台,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民营资本大兴文化产业的小高潮:在浙江,国内第一家民营企业控股国有电影院、第一家民营影视拍摄基地、第一家国有出版集团引进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民间资本在浙江的文化产业各个门类都有所突破。

  事实上,随着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民营资本极有可能成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力量。

  “婆婆”多了难办事

  “文化产业归根结底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大障碍,是文化管理体制的不顺。比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文化、广电、体育、工商、计划等部门都是‘婆婆’,又都职责不尽清楚,造成政策不一,管理多头。”辛鸣指出。

  针对文化事业多头管理的问题,民盟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协调文化产业,也可就具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立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机构,以减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本,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浙江省全面推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行一步的杭州市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将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局合并的副省级城市。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并组建而成的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今年1月刚刚成立,其下属的行政执法总队也统一了原来各自为政的3个执法机构的力量。

  “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理顺政府管理程序,为办一个剧团、为一场演出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章,这样的‘婆婆妈妈’,必然会阻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著名

京剧演员于魁智说。(完)

  相关专题:文化体制改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