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农民卢迅看“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14:22 东北新闻网

  东北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仅读过小学三年级的中年农民卢迅,曾怀揣1000元出门,在1987年到1994年的7年时间里,走过了全国29个省,行程10多万公里,徒步考察国民素质,写出了号称“填补国际学术空白”的《人类素质学》。如今,他登上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教育学院等高校的讲坛,宣传他的国民素质学。

  “艰难的生存压力和人格尊严被轻蔑,迫使我必须要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必然提高自身素质。”——一个农民从自身的悲剧,看到中国国民素质的低下和由此导致的恶性循环怪圈,并进而走出大山,历尽千辛万苦,徒步考察国民素质,让人没有理由不为之感动。卢迅的行为在世俗之眼光里,或许有些堂吉诃德,或许有些“吃饱了撑的”;其子女辍学在家的家庭悲剧,还可被斥责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是,一个人对于自身悲辛命运的奋力抗争,以及至高无上的忧国忧民情怀,都是不可以被污蔑的,更是不容我们不尊敬的。

  我无意也无能妄自对其学术意义上的《人类素质学》作任何评价,但是他通过个人努力对“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的积极追求,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更值得整个社会为之反思。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很多人不懂得“以崇尚科学为荣”,也不懂“以愚昧无知为耻”。我们放弃了对科学知识的个人努力和内心追求,白白浪费了青春年华和学习机会,拜倒在金钱和享乐的脚下,放纵自身素质的低下而没有任何惭愧的表示和改进的意图。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在这一点上,农民卢迅给了我们一个警醒,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对科学知识的积极追求精神,再一次把“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喊起来——知识不仅改变个人的命运,也改变民族的命运。

  当然,更重要的反思应该是在政府和社会层面上,即:个人努力之外,政府和社会有没有让国民充分享有“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以愚昧无知为耻”不仅是公民个人的事情,更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事情。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四大自由”的基础上增加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他认为,这一自由是一切契约的基础,是公民社会每个公民最该拥有的基本自由。因为,“在谈及一个更好的世界时,我们的确切含义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这与农民卢迅七年徒步考察的结果之一:“国民素质低下,关键在于教育落后”不谋而合。

  显然,没有“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其他所有自由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空谈。这其实并非什么新鲜观点,无论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还是“再穷不能穷教育”,都表达了同一个共识。可是,当我们一边侃侃而谈这些简单共识的时候,一边却在品尝着“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教育高收费芝麻开花”的恶果。这促使黎民百姓用“读书无用论”直接放弃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更多的高三学生放弃高考竟成为一种投入产出意义上的“理性选择”。

  农民卢迅的国民素质考察是对“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之重要价值的一种证明和确认,但是,如何确保国民“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却不是任何考察所能解决的,这需要从简单共识转化而来的实际行动。

  

  ( 舒圣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