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对华强硬派遭抵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02:01 环球时报

  “如果外相喜欢采用强硬的方式,那么就让他去中国说硬话好了。”这是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19日在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中公开对日本外相麻生太郎表达的不满。二阶还强调说,负责政治事务的人士必须让日中两国坐到谈判桌上来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向“内敛”的日本官员来说,这样公开说同事是很少见的。由于小泉内阁对中韩等邻国实施强硬的外交政策,日本官员对中国说“硬话”也成了展现“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近来与小泉对华强硬政策唱反调的见解和声音正在由弱变强。就连一直鼓吹修宪、派兵的日本“保守论

坛”大佬、《读卖新闻》集团会长(相当于报业集团总裁)兼主笔渡边恒雄也感到“自己参与的言论状况的右倾化过了头,进入危险水域”。有分析称,随着小泉今年9月下台的日期越来越近,日本高官在对华关系上的表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微妙。

  多数日本人认为,下届首相应由重视对华关系的人担任

  自从小泉宣布将于今年9月下台以来,日本各政治人物围绕首相宝座展开激烈争夺。对于这些竞争者来说,民意无疑是能否登上宝座的关键因素。由于有小泉的支持,一些持对华强硬观点的右翼高官曾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接任者”。因此,他们错误地认为,日本民众对缓和日中关系不感兴趣。他们还发现了一条“规律”:他们对中国越强硬,激起中国反应越激烈,日本媒体的报道也就越多,他们在右翼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中就会成为“英雄”。于是,日本官房长官安倍晋三一上任就表示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外相麻生太郎更是隔三差五说一些针对中国的“狠话”。

  不过,民意的走向似乎与他们的想像并不相符。《朝日新闻》3月21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虽然更重视对华外交的前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的支持率仍低于安倍,但认为福田可以胜任下届首相的人数比例大增,达到了20%,而去年10月份进行调查时,认为福田有望接替小泉的人数比例还仅为5%。日本媒体认为,福田康夫支持率的大幅上升,与他不久前的韩国之行分不开。《朝日新闻》撰文说:“福田在韩国呼吁‘日中韩必须联合起来’,为他竞选下届首相加了分。”《北海道新闻》认为,福田通过强调自己在亚洲外交方面与小泉的对立点,得到了国民的理解和赞同。《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也突出强调福田重视亚洲外交的立场。

  更令强硬派感到不安的是,这次调查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是否认为下届首相应该由重视日中关系的人担任?”其中61%的人回答说“是”,只有26%的人不这样认为。在支持福田的受访者中,有高达76%的人表示应重视日中关系,即便是安倍的支持者中也有高达61%的人这样认为。对于这样的数据,日本媒体分析认为,日本民众已经放弃了对小泉的“盲目崇拜”,对其强硬的对华乃至对亚洲政策感到厌倦。一位日本学者称,日本政客依靠“强硬”来展现“个人魅力”的时代正在过去。

  美国和周边各国都不支持日本对华强硬

  日本对华强硬政策在国内遭到批评,在国外的境遇也不太妙。为了制衡中国,日本政要一直怂恿美国遏制中国。3月17日至19日,日本外相麻生赶赴澳大利亚参加日美澳三国战略对话,企图借助美澳的力量来牵制中国,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麻生在三国战略对话结束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强调,三国对中国军事力量增长表示共同担忧,呼吁北京要提高军事的透明度,如果中国不能就军费预算增加的目的做出解释,将给周边国家造成不必要的疑虑。但澳大利亚外长唐纳则强调,这次对话“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关系,不应该理解成是针对中国的阴谋活动。中国不要感到我们在联合反对中国,或者澳大利亚突然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我们希望同中国建立起建设性的关系”。路透社评论说,唐纳的话表明,澳政府认为,北京与其说是一种“军事威胁”,还不如说是一次“经济机会”。就连赖斯也否认美国奉行“遏制中国”的政策。日本也有媒体注意到,日美澳联合声明只是“对中国在该地区建设性的参与表示欢迎,而没有对中国提出直接批评”。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官方刻意拔高三国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其实表明了日本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心虚,他们对自己的对华政策是很不自信的。

  日本政要还一再声称,“在亚洲批评参拜的只有中国和韩国”,也与实际情况不符,这反过来进一步使他们的焦虑露了馅。3月20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强硬派的这类表态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东南亚各国肯定是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新加坡政府智囊机构、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认为,日中关系改善对于区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可缺少,这已成为东南亚各国的共识。美国政治咨询公司亚洲大陆小组的负责人也警告日本称,参拜如果使日本与东南亚关系恶化,美国将不会视而不见。

  “中国经济威胁论”没了市场

  尽管近年来日本在外交上对华强硬,在军事上极力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但令人惊奇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曾充斥于日本经济界的“中国经济威胁论”几乎完全消失了。经济界在日本成了最不愿意中日关系恶化的力量。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经济界认为,中国经济将对日本经济形成严重竞争,甚至把日本经济衰退归罪于中国。但近5年来,日本经济界经过验证,确实认识到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对立实在没有任何好处。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走出低谷、实现复苏,与中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可用各主要因素对日本经济复苏的实际贡献率佐证。如在2002财政年度,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为1.2%,其中内需仅贡献了0.4个百分点,而外需(净出口)则贡献了0.8个百分点。外需贡献中,对华出口的迅猛增长又起了绝对主导作用。虽然当年美国依然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对象国,但日本对美出口绝对数量反而比上年减少了2.6%。中国当年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对象国,但日本对华出口增长达28.2%,对当年日本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4.6%。中国许多大型建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为日本扩大对华出口提供了重要契机。造船、化工、钢铁和造纸业等日本“夕阳产业”都被注入了活力。

  对华贸易、经济合作的实际数据证明,中国经济让日本受益匪浅。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表示:“日本人普遍认为日本经济的成长主要依靠中国,因此认为中国会成为经济威胁的人几乎不存在了。”小泉政权的对华强硬政策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日中经济界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双赢”局面将会向“双输”转变。这是以利益为重的经济界人士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不能够容忍的。正因为如此,反对小泉对华强硬路线最坚决的还是经济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王屏指出,更重要的是,日本已由中国连续11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降至第三位。到2005年底,中日贸易总额约1894亿美元,在日本的对外贸易当中位列第一。日本与中国“离不开”的程度更高了。可以说,对华强硬,只能使日本的国家利益受损。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高洪研究员则认为,在日本的高层中,许多理性成熟的政治家希望日本以温和的态度来处理对华关系。尽管他们大多数目前并不执掌权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这样的高层政治力量存在,加上和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内也有反对小泉政府对华蛮横强硬的力量,使小泉政府在对待周边国家的政策上不至于走到极端。

  许多专家还认为,日本所谓的强硬,既无公理支持,也乏国际协助,更少实力支撑,再硬也是“人硬货不硬”。日本的民意已经开始对小泉为首的强硬派的言行产生一定的牵制作用,安倍和麻生近日的表现有明显收敛,而且民意对主张重视对华和对亚洲外交的许多日本政要给予支持。最近一段时间,自民党内以及民主党、公明党政要等接踵访华,表示与小泉的对华强硬路线不同。王屏认为,这表明日本进入调整对华外交的准备期。▲

  《环球时报》(2006年03月23日第一版)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张莉霞 孙秀萍 本报记者 程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