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以艰苦奋斗为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06:00 光明网
周广生

  在新形势下谈论艰苦奋斗的问题,或许有的朋友说,如今社会发展进步这么快,无论经济上还是科学技术上,无论讲个人的收入还是讲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似乎都有点是多余的了,既没有新意也没有必要。甚至有的人说,如果讲艰苦奋斗多了会不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大家不消费,会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问题。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现在看来以上这些想法和担心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当认真加以澄清,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牢固

树立发扬艰苦奋斗思想的紧迫感。

  不错。要讲艰苦奋斗是个老话题,这的确如此。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一点也不为过。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把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作为立家之本、立世之本、立国之本,奉为成家、立世、治国之宝。无论是富有者,还是为官者,绝大多数的人都把能做到和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作为一种荣耀和自豪,把铺张浪费、骄奢淫逸作为一种耻辱和不幸。就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的美德,铸就了无数个个人和家庭,从贫穷到富足,克勤克俭,从不奢侈,始终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回顾我们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发展史。要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同样如此,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创建党组织,从小到大,从弥漫硝烟的战争年代到建立新中国,进行和平建设,到如今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说一天也没有忘记艰苦奋斗,一天也没有丢掉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一天也没有放松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艰苦奋斗思想的政治教育工作。艰苦奋斗是我们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永葆青春、取心于民的强大的政治基础。

  从总体上讲,无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艰苦奋斗的思想和作风是过得硬的。从主流上看,也是好的。但是,在新形势下也有某些机关和领导干部,在生活好了之后,生活作风发生了变化,甚至有的是发生了质的蜕变。主要是他们艰苦奋斗的思想淡化,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腐化作风滋长,而且发展势头不减,令人为之担忧。例如,有的领导干部,不思工作,不思发展,不思群众,不思进取,严重脱离群众,办公讲豪华,坐车讲高档,吃住讲排场,习惯于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不仅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发展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导致在工作上患得患失,不思进取,挑优越的环境,挑舒适的岗位,挑轻松省心的工作,就是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工作,不愿深入群众,不愿到矛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既担心累坏了身体,又害怕影响了自己的前途。有的领导干部,不能脚踏实地,埋头做事,求真务实,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新局面,而是心情浮躁,喜欢张扬,好大喜功,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顾实际与可能,盲目发展,无序发展,不仅工作没成效,而且经常碰壁,使工作造成被动的局面,致使上级不满意,群众有意见。

  在领导干部层面有些人不能艰苦奋斗,骄奢淫逸,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固然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因为,无论哪一个层次的领导干部,自己的作风如何,尤其在能否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上,都会给其部下带来直接的影响。例如,假如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者能严于律己,生活俭朴,事事处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领导班子成员就会风气正,就不敢随便大手大脚乱摆谱,其单位的员工更没有条件乱花钱,想摆阔也摆不成,整个单位都易形成和发扬良好的节俭之风。相反,如果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生活腐化,大手大脚,不把公家的钱当回事,随便乱用,侵害群众的利益,试想在这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中,以及在这个单位的员工中,能会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良好之风吗?如果一个单位没了艰苦奋斗之风,不但浪费资财,更重要的是败坏党风,败坏官风,败坏民风,必然人心涣散,不但干不成事业,而且还将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问题。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艰苦奋斗是福,骄奢淫逸是祸,这一点也不为过。艰苦奋斗,不仅创业时需要,巩固创业成果时更需要;不仅国家贫穷时期需要,初步走向繁荣昌盛之时更需要;不仅各级领导干部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和全社会都需要。所以,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说:“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既是我们当今世代的主旋律,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治国之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