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法大学高招改革背后的争议(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09:46 每日新报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扩张时期,在校生的规模正以每年 100万人的速度增加,而这样的速度还将保持 20年。

  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名额分配方式的改革,使得中国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第一次有了一个公开的可讨论规则。

  徐显明校长成功地把“两会”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他所在的中国政法大学。

  2006年 3月 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透露说,中国政法大学今年将对招生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省人口比例确定。具体说,该校今年的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是:将 2000个计划招生指标除以 13亿,再乘以各地省份的人口数,基本上就得出下达到各省的指标数。这样,山东、河南、四川三个人口大省的招生人数都将历史性地突破百人。

  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历来,高校招生指标在各省的分配都是不公开操作,而且,也是舆论界指责教育不公平的一个焦点。简单说,在北京考大学和在河南考大学,录取比例会相差甚远,在北京,这个比例会比在河南高出许多。

  徐的表态瞬间传遍全国。许多年来围绕着高校招生指标分配的争论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一步。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说,“ (中国政法大学此举 )是打破高考录取地域差异的破冰之举,使得中国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第一次有了一个公开的规则。”

  长期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分析,“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主要就是考试与录取制度的改革,这么多年大家的注意力主要还集中在考试制度的改革上,而实际上真正要害还是在录取制度上。”中国政法大学将招生名额分配问题提出,使得录取制度改革成为公众话题。

  然而在 3月 18日,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主任刘琳琳说,“前几天几十所高校的招办主任聚在一起开会,没有一个人提及中国政法大学改革的事情,问的也没有。”

  3月 21日,教育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政法大学提出要按照人口比例招生的问题,教育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集体讨论过。高等学校对于各个地方的指标分配,在教育部统一下达了之后,各学校再如何具体下达分配这些指标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事情。中国政法大学这种做法也可以视为一种尝试。

  上北大清华 1.7万: 1VS56.7万: 1

  遏止不平等还是遍撒胡椒面

  200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 2000名的招生计划里,在京招生人数为 185人,占该校招生总数的 9%。中国政法大学在京招生的这一录取比例,在北京的高校里还是属于比较低的。

  2005年 6月 19日,来自武汉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列举了他的调查:近 20年来,清华、北大在鄂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每校每年招生不低于 500人,两校湖北录取总数仅为北京考生的五分之一;而湖北总人口是 7500万,北京为 1500万,是北京的 5倍。这意味着,湖北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机会,仅为北京考生的二十五分之一。在同一考试试卷的时代,湖北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高 160分,最高时高 220分!

  这个比例,也不是最高的。据新华社报道,北京 1.7万个人中就有 1个人能上北大、清华,而河南 56.7万个人中才有 1个人能有这样的幸运,相差 33倍———在一个人口众多的省份,如果招生名额太少,必然造成录取分数线的抬高。

  2005年的“两会”上,洪可柱就曾经指出:“全国重点大学已退化成为地方重点大学,必须遏止这种不平等现象。”在那一年的“两会”上,他还曾经联合 31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取消发达地区的高考特权、实行全国三十所名校联考与地方自主招生两次考试相结合模式试点”的提案。而本次“两会”上,徐显明最为铿锵的一句话是,“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是全中国的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参与了近 20年高考招生工作的法学院教授孙东东,在分析这句话时,如此评价,“谁都知道啊,没有人说它不是中国的政法大学啊?”他说,“徐显明完全不懂教育,那样会毁掉中国高等教育的。”

  孙东东说,这会造成当年 (低水平的 )“工农兵大学生”的复归。“在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一味考虑按地域人口来平分招生指标,结果就会违背高等教育选拔优秀人才的初衷。假如全国高校都这样做,不顾各省教育水平的不同,遍撒胡椒面,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大滑坡。徐显明的这种炒作是没有意义的,是完全不懂高等教育的一种炒作。”

  低调处理“按省人口数分配指标”

  政法大学有什么难言之隐?

  采访过程中,关于各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的确定方式,无一例外的答复是:按照历史惯例、报考人数、生源质量以及教育部的倾斜政策等。而生源质量成为高校确定各省招生名额的最主要指标之一。但对这个指标怎么判断,迥然不同。

  曾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工作过的中央教科所博士储朝晖说,“农村的学生与城市里的学生,差距最多表现在课程上,在智力上不会有任何差距。而课程上的差距那是极易解决的。”

  来自网上的一个最典型的质问是:浙江有一个县级市镇海出过 28个院士。这算是一个人家不是“高分低能”的权威证明吧?湖北大别山区也有一个“教授县”蕲春县。高校在录取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向这两个地方的考生倾斜呢?

  杨东平教授说,“各地基础教育质量确实差别很大。但是,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衡。”杨说,不能够以单个学校的所在地学生比例来说明问题。原因很简单,中央各部属的 100所高校中,就有 50多所集中在北京。相较于只有一两所中央直属院校的省来讲, 50所高校 10%的本地倾向与一两所高校 50%的本地倾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更何况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连一所中央部属的大学都没有。

  就在“两会”上徐显明透露招生政策改革的消息后不久,中国政法大学各部门就得到校方低调处理的通知。但是校方宣传部门说,按省人口数分配本科招生名额从今年招生起就在操作了。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主任刘琳琳明确说,四川、河南、山东等省招生名额会历史性地突破 100人,而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则没有调整。

  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内部的一个消息说,中国政法大学之所以在此当口保持低调,与该校当前的校园拓建计划有关。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本部,位处昌平,校园面积 280亩,被政法大学的学生们戏称为袖珍学校。中国政法大学的领导班子一直希望能够为学校再拓展一下空间。这也成为徐显明在任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国政法大学一位非常知名的教授说,中国政法大学曾极力争取新校址的建设能进“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在数年向教育部和财政部的申请之后,国家已经明确同意划拨 2000亩地给中国政法大学建设新校区。最开始的校址选在颐和园,然而最后与北京市协商的结果,却定在更远而显得荒凉的南口,而且面积被压成 800亩。这一说法在中国政法大学一部门负责人那里得到证实。据了解,这中国政法大学的 800亩新校园校区,到今天手续尚未完全落实。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本版摄影新报记者赵建伟

  <责任编辑:孙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