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招名额分配一场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09:46 每日新报

  对于大学来说,第一位的价值是追求生源的优秀和卓越;而对于国家来说,必须兼顾教育公平。两者间该如何取舍?

  高校每年在各省招生的名额分配,历来是一个敏感问题。现行高校招生指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公众普遍关心。是依据各地人口总量?还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抑或是各地财政上的贡献?

  招生指标如何制定

  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洪宇分管高校招生工作。据介绍,我国的高招指标是这样出台的———高校在各省招生的数量和比例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上世纪 50年代初,各高校根据自己对各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估,制定了该校在各省招生的比例,这个比例一直延续至今。至于每年具体浮动的幅度,各校则是根据下列因素来考量和决定:当年考生人数多少;该校当年毕业生数量;国家总体招生计划如扩招比例;该校各院系各专业师资情况等。

  周洪宇说,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 8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是其中重要一项。每年,各高校根据上述情况制定出该校当年高招指标,报教育部高教司、发展规划司等部门核准。他说,只要出入不大,教育部基本同意。

  地区差异造成入学机会不均等

  杨东平指出,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录取学生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因此出现各地录取率、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异。例如 1999年高校录取分数线,湖南、湖北等地比北京高约 100分左右。近年来,一些省市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分数线的差异转变为录取率的差异。杨东平认为,大学的分布不均,是造成录取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大学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少数大城市中。

  重点大学本地化倾向严重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重点大学本地化程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程度: 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占总数的 27%,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数占总数的 40%,武汉大学在湖北省的招生数占总数的 50%,浙江大学在浙江省的招生数占总数的 70%。

  众所周知,我国大学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部属院校;另一类是地方财政支持的省市属院校。公众普遍认为,地方高校招生向本地倾斜可以理解,但部属院校是国家出资举办的,理应让全体纳税人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大学在招生时向当地适度倾斜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是倾斜的程度。”杨东平说,“超过三分之一的生源来自本地显然就不合理了。”

  区域公平与考试公平的博弈

  杨东平认为,政法大学按人口比例投放招生指标的做法是一个破冰之举,徐显明把解决高考招生公平的问题提到行动的层面上,难能可贵。但他认为,政法大学的做法并非一个普遍适用的做法,徐显明的方案比较简单化。

  “一般来说,北方的学生愿意在北方上学,南方的学生愿意在南方上学,因此并不需要每所大学都在各省按人口平均招生。”他说。

  周洪宇提出,按人口比例招生不如按考生比例招生更为科学。事实上,各地教育条件不一,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决定了各省考生水平有差距,这是很正常的事。区域公平与考试公平的矛盾自古就存在。杨东平也说,对于大学来说,第一位的价值是追求生源的优秀和卓越;而对于国家来说,必须兼顾教育公平。目前我国高考招生矛盾主要集中在人口大省上,适度向这些省份倾斜是必要的。杨东平提出了一个在当前情况下缓解各省名额矛盾的解决方案。他建议,在每年扩招的增量中,部分向人口大省倾斜,以缩小各省市之间录取率的差距。

  <责任编辑:孙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