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家业 建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04:47 大江网-江西日报

  吉宣 本报记者刘之沛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3月24日,记者慕名走进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水泥村道宽敞平坦,农家小院整洁舒适,村民人人安居乐业。85岁的村民曾庆瑞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喝自来水、用卫生厕、走平坦路、住整洁房,日子过得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曾庆瑞老人生活的改变只是永和镇的一个缩影。国务院扶贫办把永和镇作为全国惟一的扶贫开发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试点地以来,这个镇正发生着喜人变化。

  家业自己创,家园自己建

  “等靠要,不算本事;自主创业建家园,这才是真本事。”2005年底,全国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永和镇393名农村党员,决心带领群众探索出一条在贫困地区使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该镇组织7000农户开展了“自己家业自己创、自己家园自己建”大讨论活动,增强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摒弃“等靠要”思想,在讨论中梳理村民反映的涉及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社会事业、精神文明、民主政治、基层组织等六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00多条。

  星火燎原,永和镇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说干就干:有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有的靠大联强扩大养鸡养鸭规模,有的自发修路兴水利……穿行永和镇的田间地头,与大爷侃变化,和大妈拉家常,那种和谐创家业,自主建家园的浓厚氛围和强烈自信,令人振奋。群众发自内心地说,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燃旺了他们创业的自信和希望。

  “现在,谁是党员一看就知道”

  “村里修路,或做其他公益事业,老党员曾广昱总是冲在前头。现在村里谁是党员平时一看就知道。”锦源村村民曾昭体对此深有体会。永和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在党员中开展党章、革命传统、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创业典型事迹、反邪教警示五项专题学习教育,并组织党员开展“党组织能为群众做什么,党员能帮群众做什么”大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亲民、为民、爱民之心,党员主动亮出身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春节期间,全镇党员干部与广大村民一道,积极参与并制定了本村“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为今后五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描绘了蓝图。如今,全镇党员涌现出办实业的热潮。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贤栋创办了免烧砖厂,安置贫困户劳动力8名。全镇300多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每人联系一户困难户开展“1+1”结对帮扶,为困难群众捐款送物共计2万多元。

  培育支柱产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这些天,刚刚获得“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称号的尚书村村委班子显得特别忙,既要招呼好来村考察红毛鸭养殖的江西煌上煌集团的客人,又要帮助村民宋永汉、王昭棠等8人与客商签订好购销协议。精明的宋永汉告诉我们:“有了红毛鸭,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永和镇坚持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富民,实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目标。他们把试点工作的落脚点落实在帮助群众增收上,教育党员干部发展支柱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并以此作为衡量自身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该镇根据本地实际,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力推葡萄种植、养鸡、养鸭三大产业。目前,全镇有100户农户养鸡实现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与此同时,该镇进一步发挥锦源科技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使永和传统的蔬菜种植在生产方式和品种结构上有新的突破,种植面积达2000亩,实现年产值2500万元。

  “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3月5日,锦源新村第二期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按照“五统一分”的方式建设新村,年底又将有50户农户搬进新房。群众喜气洋洋地说:“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永和镇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全力推进以村庄规划为基础,以“五通一气”为重点,以“三清三改”为配套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新修水利项目42个,道路22公里,完成户户通自来水32宗1710户,建成沼气池322座。

  在新农村建设中,永和镇巩固了锦源、小湖、尚书三个生态示范村成果,提高其带动辐射能力,完善配套功能,并且率先在全县完成了47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让党员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闯出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试点中见到了实效:西坑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自筹资金修环村水泥路,开展亮化、美化、绿化。瑶背村在短短四个月内,垫付资金修通了进村水泥路4公里,硬化了巷道,整治了周边环境,挖了7口抗旱井……

  如今,永和镇经济已经实现了快速增长,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400元,增幅达22.19%。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