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徐富银:傻了我一个富了大家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06:2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蒲江县复兴乡庙峰村“傻支书”徐富银扫描

  徐富银,一位倒贴2000多元务工补贴为家乡争取项目的“亏本支书”,一位为修路带头捐款,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垫付了家里的资金1.3万元的“傻支书”,一位只顾家乡发展,

忘了自家、忘了妻儿的“脱产干部”……“徐富银大公无私,办事公道,赢得民心,改变旧貌,为全县干部和党员树立了榜样”,今年开年的第一天,在庙峰村调研的蒲江县委书记张俊国作出了如是的评价。当前,徐富银的感人事迹在蒲江县传扬,该县已将之树立为基层干部学习的典范。

  傻接手“烂摊子”只为乡亲过上好日子

  3年前,时年42岁的徐富银上任时,面临的是问题多、骂干部的多、吵嘴扯皮的多、无事打麻将的多,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烂的“四多一烂”的烂摊子,仅欠债就达27万多元,干群人心散,工作难推动,原支书也无奈地撂下一句话,外出打工甩手走人。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徐富银毅然接过了这个苦差事,开始了自己的“富村计划”。

  庙峰村的早辣椒驰名本县和邛崃市,然而种植辣椒的几个社的主要道路却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土坯路,为赶早市占个好摊,种植户们常常天未亮便上路,但土路不仅大坑小凼,就连下小雨摩托车也难行,真是一人出“马”全家推车,苦不堪言。以前当着干部的面骂过多少回,干部已经麻木,群众的心也似三九寒冬吃冰棍凉透到底。

  “要修好这条路,必须先赢得群众的信任!”徐富银首先发起了“关爱行动”。陈先术是村里的特困户,一家4口人中,父亲瘫痪、儿子智障、妻子患精神病,房屋破旧,生活极为艰辛。了解此情,徐富银多次来到陈家,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捐钱捐材料,到去年底县上验收时,陈家的新建房成了全县扶贫建房户中最好的一户,而县上补贴的6000元钱却还结余了2272元,就是这笔钱,村上也分毫不差地交给了陈先术本人,作为他家调整结构、发展生产所用。给残疾人送收音机,给60岁以上的老人送10张茶水票……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小事,使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也正因如此,当徐富银带头捐钱修路时,村里的弱势群体首先起来响应:又聋又哑的熊顺忠捐出了50元,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王先全捐出了仅有的3.1元,群众捐钱又投劳,很快将村道整治一新。上任3年来,他发动群众捐款14次,个人捐款1500元,还为群众办实事垫付了家里的资金1.3万元,全村共捐款3.5万元,出义务工1500多个,使全村近50公里的土坯路铺上了碎石,晴雨通车。

  傻支书捐“老本”大工程落户小村庄

  “光靠捐款,难以解决重大的产业调整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前年,徐富银把眼光盯住了县上的农发工程,要以四两拨动千斤。

  但难啊!县上相关业务部门难以相信村上能做好群众工作,因工程牵涉到土地的调整等。为了表明干部和群众渴望发展的坚定愿望,他主动提出捐出一年的务工补贴,村社干部在他的带动下积极响应,大伙儿在规划的基础上动手干了起来。他们的行动感动了县委书记、县级部门,也感动了全村群众。总投资380万元的农发工程终于在庙峰村正式启动,所牵涉的150户农户,没有一户因占用土地同施工方扯皮,自己的竹子自己砍,自己的树子自己搬,就连青苗补偿也不要,“干部都捐出了一年的草鞋钱,我们还有啥舍不得的。”8社的王先炳,放弃每天50元的收入,专程回社参加开挖微水池;今年已66岁的老党员吕大元,背着满背泥土说:“微水池建好了,这一大片的茶苗就有保证了”。工是义务投的,饭是大家凑钱开的。笔直的U形渠、新修的村社道、每口容量100立方的28口微水池散落在过去靠天吃饭的山头,两处新建的提灌站夺人眼目,全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春又传来好消息:投资上千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将落户庙峰村。

  傻半夜不睡觉投资环境赢得好名声

  庙峰村土地资源丰富,临溪河越境而过,原该是个流金淌银的地方,但却经济发展缓慢。怎样才能为群众开辟更多的致富门路,一直是徐富银所思所虑的大问题。他经过详细考察,提出了在临溪河沿岸发展冷水鱼产业的思路。经过村里的努力,一位老板在此试探性地搞起了特种养殖场。去年9月,老板深夜2点打电话给徐富银,说他价值100多万元的雅鱼苗因缺氧,急需帮助。徐富银很快召集了60多人,挖渠引水,忙到天亮,解了老板的燃眉之急,当老板要付工钱时,却没有一个人要。村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胫而走,引得众多老板前来考察,不少人在沿岸发展做起了冷水鱼产业。

  一手抓工程,一手抓开眼界。徐富银带领干群外出参观,围着市场调结构:900亩品质较差的柑橘已改为优良杂柑,今年将投产;种植的1700亩茶叶、1000亩猕猴桃在早春中吐出新芽……庙峰村依山临水的自然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一跃成为蒲江县的生态文明村,远近闻名的“旅游村”。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22元,比2003年增加1218元。

  傻支书下跪请罪文明村风扑面吹

  在庙峰村采访,最大的感受是村民的热情和坦诚。过去,邻里不和,吵嘴打架,不赡养老人,问题多多,仅2003年,该村所发生的邻里纠纷就高达75起。怎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村风呢?徐富银颇费心思。有人说,现在农村政治思想工作难做,而徐富银却说:“那要看你怎么做!”

  前年,一个花灯队在村里成立了,这正是徐富银改变民风的第一招。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担任过村支部书记的陈先祯老人经不住徐富银多次登门请其出山,不做生意回到了花灯队。他撰写了大量花灯词,所编的唱词题材就是本村发生的人和事。老人祝寿、新房落成、传统节日,花灯队总要入户热闹一番。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好事张扬,坏事针砭,寓教于乐,村民喜欢。“尊老爱幼比孝敬,勤劳致富比发展,建设家乡比贡献,扶贫济困比爱心,和谐友好比诚信……”历经三年的努力,庙峰村从此难见三个一伙、五个成堆的麻将、纸牌场合,民风日顺。

  记者在庙峰村惊异地发现,家家户户都贴有徐富银自己编的“大好形势”,上面既有政策法规,又有农业科技、防病治病等知识,语言质朴,简单易懂易记。村上的主要道路两侧多处农户的外墙上的大红表扬,常常是村民茶余饭后的谈料:张光钰、马明富义务守新建的水泥路2天1夜;8社社长王先述等10多人无偿支援7社修机耕道……一种荣辱观念在庙峰村村民中根深蒂固。

  徐富银的第三招是倡议成立了由群众公选出的代表组成村监事会,主要负责捐款的使用和监督村社干部的履职情况,并要求村支“两委”办结后书面答复,以保障村民的利益。去年,有村民给村监事会举报,说有人唯利是图,将“老虎机”摆进村里,监事会调查后认为此风不可长,随即给村支“两委”提出,村上迅速采取行动,将机主“驱逐出境”,净化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而村民在对这些事例的谈论中,更进一步明辨了是非,心灵得到了升华。

  在庙峰村,无论大事小事,徐富银是一叫就到,解决事情入情入理。一次,一位姓王的大娘因老伴去世又受家人委屈,在院坝中长跪,对天哭诉,不管是谁去劝说也不起来。徐富银得知此事后,迅速赶到现场,对其子女进行责备,王大娘还是不起来,而且是老泪纵横,十分悲怆。“大娘,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您不消气就打我骂我吧!”他边说边面对王大娘跪下。自己的儿子没跪,支部书记却给她下了跪,王大娘感动了。由此,徐富银萌生并在全村启动了邻里讲团结、家庭讲和睦、儿女讲孝顺的文明评选活动,2005年底,首期就在全村评选出了17对孝顺儿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