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赞!台湾选手跑得漂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10:41 海峡网-厦门日报

  三项冠军收入囊中

  

  

赞!台湾选手跑得漂亮

  张嘉哲拿着“成绩单”。 刘惠荔 摄

  

赞!台湾选手跑得漂亮

  雨中携手冲刺的选手。这种坚持与合作的精神,正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郑晓东 摄)

  本报讯 (记者 刘惠荔)昨天上午,在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鸣枪2小时17分19秒后,台北选手张嘉哲顺利到达终点,成为本次“厦台港澳”市民马拉松的冠军,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排名第11。不仅他的成绩优秀,这次台湾选手的总体成绩都很漂亮,中国台北队包揽了“厦台港澳”马拉松的男子前三名、女子冠军;金门代表队获得马拉松接力赛的女子组冠军。这是历次台湾选手参加厦门马拉松赛的最好成绩。

  据中国台北田径协会理事长林正峰介绍,张嘉哲昨天跑出的成绩不但创下个人最好纪录,在台湾现役运动员中也可列第二位,同时也是台湾马拉松史上第四好成绩。

  此外,在前八名选手中,中国台北队选手独占五席,优异的表现让林正峰连称满意。

  由于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是台湾地区认定成绩的赛事,因此张嘉哲从去年底就开始全力备战,未参加别的马拉松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昨天的成绩已达到台湾地区2006年亚运会的选拔标准。厦门马拉松,让张嘉哲离多哈又近了一步。

  台中选手蒋介文获得了“厦台港澳”马拉松的亚军,但他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他说,前面32公里还跑得挺好,最后8、9公里脚步突然重了起来。不过,他在比赛中遇到了以前在云南一起训练的大陆队友,感觉很亲切。

  昨日本报介绍过的和好友打赌要一个月完成4次马拉松比赛的高雄铁人蔡清洲如愿以偿,不仅跑完全程赢得赌注,而且成绩不错,获得“厦台港澳”市民马拉松的第6名。

  迈入第四届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今年首次设立了接力赛。金门选手一鸣惊人,不仅摘走女子组冠军,还将男子组季军和第五名收入囊中。金门代表队领队李再杭表示,马拉松赛第一次设立接力赛,金门队就拿了个好成绩,很出乎他的意料,这说明金门参赛选手整体实力不错,比较平均。

  赛道和金门岛只有一水之隔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不仅地理位置与台湾最近,比赛也充满浓浓“台”味:台胞拉拉队、台胞志愿者、台湾媒体……让这项赛事在心理上也和台湾实现了“零距离”。

  采访中,无论是台湾选手还是港澳选手,都对厦门市民的热情印象深刻。“在别的地方比赛,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人在旁边加油打气”、“是一路上的加油声让我跑了回来”这是许多第一次参加厦门马拉松的选手最常说的话。他们希望明年还能来参加这个两岸人民共同的盛会。

  一个都不少,还多了6个

  

  大陆首个台胞志愿者队伍冒雨为马拉松添彩

  

赞!台湾选手跑得漂亮

  台胞志愿者尽心尽职。(郑晓东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文静 黄圣达)昨日上午,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主席台一侧,“台胞青年志愿者”的旗帜随风飘扬,十分醒目。戴着“小红帽”,穿着统一的服装,在厦门定居的台胞和在厦门就读的台湾学生,共同组成了这支46人的志愿者服务队。

  本报《海峡周刊》曾经在马拉松前推出了《大陆首个台胞志愿者队伍素描》的专题报道,昨日,记者在现场找到了所有曾经访问过的台胞,张维维、李丽莎、刘定根、李高雄……他们一个都没有缺席。而且,因为还有来厦门度假的台胞也表示想当志愿者,以至于人数比原来预计的多了6人。

  陈安琪就是一名后来多增加的台胞志愿者。她去年已经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回到台湾彰化当了一名业务专员。因为爸爸是厦门台商,她常回厦门度假。前几天又回来,当她听说有台胞青年志愿者,就向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表示也想来参加。

  在维持秩序的同时,台胞志愿者也得以“近水楼台”,观看到马拉松起跑的瞬间。这让年轻的台湾学生们特别激动。苏学萍说,“很棒,很有活力,看到枪声一响,所有人一起冲冲冲,实在是很壮观。”

  从早上7时开始,他们要等到下午2时马拉松结束时才能休息。也就是说,要站7小时,记者问他们,累不累?所有的台胞都笑着回答,一点都不累,我们保证工作到马拉松结束。到后来大雨如注时,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上。

  比赛结束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张劲秋给予了他们高度评价:“我们劝他们先到室内避避雨,他们却坚持要等到比赛结束。整个赛程中,他们尽心竭力地维持现场秩序,圆满完成了任务。”

  张劲秋说,另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是,她看到现场不少台胞志愿者和大陆的志愿者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交上了新朋友,“我想,两岸青年虽然成长背景不同,但是,在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服务社会这种共同的道德观念下,大家可以在志愿者活动中增进友谊、增加共识,希望这可以成为今后两岸交流的一个新平台。”

  上岗一周就“当家”

  

  台胞小记者采访台胞志愿者

  本报讯 (记者 黄圣达 通讯员 冯栋元)11岁的小台胞沈东忆是我市首批台籍小记者之一,昨天上午,刚刚“挂牌上岗”一星期的他在马拉松赛现场“缠”上了本报记者,要记者帮他联系采访。于是,在记者牵线下,他和另外两名台籍小记者,10岁的王子衍和黄景婷,如愿采访到了他们在现场的“老乡”——正在为马拉松赛维持秩序的祖国大陆首支台胞志愿者队。

  别看东忆和子衍“入行”不久,又是第一次采访,但他们的冲劲却不亚于“正牌”记者。一经确定采访对象,他们马上冲上前去,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车轮式”发问:“你们为什么想来当志愿者?”“你们打算怎样维持现场秩序?”……面对孩子们纯真的脸庞,志愿者们也都欣然回答了提问。

  半天的时间里,小记者们采访了台胞志愿者、组委会领导甚至外国运动员,不过,让他们最为得意的,是他们还采访到了市长张昌平;他们的领队,市青少年宫的冯老师用镜头记录下了那珍贵的一幕。

  

赞!台湾选手跑得漂亮

  台籍学生当上了采访马拉松的小记者,现场采访青年志愿者。(郑宪 摄)

  花絮

  一枚纪念章5万元

  

  不同于年轻人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冲劲,在昨天的马拉松赛场上,更多中老年人选择的是5公里赛程,用适度的运动量保持身体健康。

  在5公里终点处,记者找到了前一天采访过的88岁台中老人王赞勋,他的鸭舌帽上别了30多枚纪念章,一枚纪念章代表着他参加的一次长跑比赛。

  他的队友吴东万开玩笑地说,别看王赞勋帽子上的这些纪念章很小,一枚可要20万新台币(约5万人民币)。原来,王赞勋老人每次都是自费参加世界各地的比赛,机票、食宿等费用加起来都是笔大数目。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和各地的长跑爱好者交流更有价值。”豁达的王赞勋这样解释,“现在,我天天都在跑步,锻炼就是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出效果,才能保持良好的体魄。”本报记者 刘惠荔 实习生 吴琪剪影

  林正峰:首次带队“征战”厦门

  中国台北田径协会理事长、“立委”林正峰是2006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嘉宾之一。说起来,他是厦门的常客,但带队来参加比赛还是第一次。

  这次台北代表团多达316多人,而参加比赛的选手有147人。林正峰透露,今年台北代表团规模空前,是因为来观摩的人多了。台南县此次首次来观摩马拉松,一下子就来了一二十人,他们想借鉴厦门的经验,把台南的马拉松办得更好些。林正峰认为,厦门有举办马拉松最好的环境,台北的交通情况比较复杂,没有办法在马路上举行,所以今年台北马拉松是在高速公路上进行的,这样做的缺点是没有观众的掌声和加油声。

  林正峰说,厦台体育交流空间很大,双方举办的比赛可以互相支持。两岸体育交流不应被人为阻隔。厦门和台湾合作有很多便利的地方,因为厦金直航非常方便、省钱,大家都很愿意来。林正峰说,明年马拉松他会继续带队来参赛。本报记者 王文静

  

赞!台湾选手跑得漂亮

  中国台北队的成绩让林正峰(左四)很骄傲。 刘惠荔 摄

  台北父子兵一起上阵

  23岁的张嘉哲稚气未脱,清爽精神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刚刚跑完马拉松。问起这次的比赛成绩,他自己觉得挺满意,比他上一次在韩国创造的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2分钟多。

  张嘉哲现在是台北体院运动技术研究所一年级的学生。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每天至少要跑25公里,假日时则进行更长距离的练习。

  “厦门的路面平坦,很好跑,今天天气又不错,特别是赛道两边加油的民众很多,给了我不少力量。”张嘉哲笑着说道。这时,一旁有人给他递来衣物,一问之下,居然是他爸爸。呵呵,真是上阵父子兵,来厦门比赛连爸爸也跟过来了。其实,张爸爸身兼多职,不仅是摄影师、后勤部长、加油观众,最重要的是,他是张嘉哲的教练。

  儿子跑出好成绩,当老爸的自然特别开心:“我不是学体育的,30岁才开始练长跑。两个儿子也都喜欢长跑,就当了他们教练,嘉哲是老二。以前,是嘉哲跟在我后面跑;后来,是我跟在他后面跑;再后来,就是我开着车跟他,拍DV回去让他看动作。”

  热爱长跑的张爸爸为了儿子可谓费尽苦心,每年放假都会自费带张嘉哲到内蒙古训练,因为那里气候恶劣,没有电视看,没有电脑玩,可以心无旁骛地锻炼体力、耐力、毅力。

  “长跑是项枯燥的运动,很多台湾年轻人都不喜欢练。”性格爽朗的张爸爸说,“不过它挺适合嘉哲,他性格比较静。”

  其实,安静的张嘉哲也有搞怪的一面。在颁奖台上,面对一堆“长枪短炮”,张嘉哲调皮地将冠军奖品顶在头上,让记者们拍照。

  本报记者 刘惠荔

  金门女生冒雨夺冠

  

  穿着天蓝色的运动衣,走上最高的领奖台,金门女孩李嘉慧代表她的团队捧回了马拉松接力赛女子组冠军的奖品,冒着大雨坚持跑完最后一棒,这位来自金门高级农工职校高三的女生的头发还在滴水。

  “来参赛的时候,我们就抱着一点拿冠军的希望。”李嘉慧说。“一棒接一棒,我们全程一直保持着第一名的位置。”代表同伴们来领奖,李嘉慧说她“非常开心”。

  接力赛将全程分为10公里和5公里,最后一棒的选手大约要跑12公里多。李嘉慧说,我一接到棒就开始下雨,刚开始是飘一点小雨,后来越下越大,遇到下雨天,情绪起伏很大。但是想到教练的叮嘱和鼓励,听到观众一声声的加油,还是咬着牙一直跑下去,我对自己说,“要坚持!”

  这是李嘉慧第三次来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她和同伴都是业余选手,回到学校还要参加考试。这时,市民曾先生拿着一摞明信片和首日封,请李嘉慧签名,曾先生说,他的目标是让今天所有的马拉松冠军都在上面签名留念。李嘉慧害羞地说,这是她第一次有机会给人家签名,看来还是集体力量大!

  本报记者 王文静(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