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掘增收新途径 “家庭宾馆村”农民收入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11:38 青岛新闻网 | |
经济日报消息 一觉醒来,一看表已经7点,于是匆匆起床,要去近郊的崂山区采访新农村建设。路上飘来乳色的海雾轻轻飞着,像风的羽毛依附并缠绕在山前透着春意的树梢上。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是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同等对待、同等标准、同步保障的区,全区前几年就建立起以企业保险、自由职业者保险、农工商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老年生 到了青岛市崂山区,区外宣办主任李慧建议我先看几个“点”。9点54分,我们来到沙子口街道办事处西麦绕村。这儿北依青山,南临大海,景色优美,是青岛通往崂山太清宫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全村208户,52家开设“家庭宾馆”,年收入多的超过3万,少的也过万,是一个特色村。聊起如何建设新农村的事儿,村主任唐宗星说,“新农村”不是简单的楼房化,也不是农民变成市民,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民的文化水平高起来,成为新农民。 他说,自从成为“家庭宾馆村”后,村民有了三大追求:一是追求文化,特别是开设“家庭宾馆”的人家,学文化、学英语、学普通话、学导游知识的热情高涨,这几年,村里办上述学习班,村民都踊跃报名参加;二是追求卫生,家庭宾馆脏乱差的越来越少;三是追求文明礼貌,邻里吵架、大声讲话、随地扔垃圾、吐痰等不文明的现象少多了。 10点20分,我们来到村里一个“家庭宾馆”参观,一进门厅看见摆了不少鲜花,地面非常干净。男主人唐宗岳带我们到楼上看了看几间标准间。被褥干净,卫生间整洁,24小时有太阳能热水洗澡,一问房价,淡季一个床位不过30元,旺季也只有50元。女主人告诉记者,在家里吃饭也可以,菜肴多是海鲜和山野菜,天然、环保,而且价格要比大饭店里便宜得多。唐主任要他用普通话介绍,女主人红着脸笑了笑,接着就讲起了普通话。 沙子口街道办事处所辖的30多个村庄中,开设“家庭宾馆”的逐年增多,档次也逐步提高。流清河村“鲍鱼岛旅馆”老板、58岁的曲保生告诉记者,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是经济要快速发展,而让农民富起来,脑瓜子首先要富起来,要有本事就得学知识!能经营会管理,再一个就是更新观念,观念不更新、视野不开阔,发展挣钱的门路自然就少了。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几家“家庭宾馆”,个个都办得很红火,一到周末节假日,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带来了钱财,也带来了新观念、新信息。记者由此想到,农村“家庭宾馆”的兴起,一方面培养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逐渐培育起乡村文明新风,从整体上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记者 胡考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