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台胞得的实惠真不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08:43 环球时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并与连战共同会见了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全体代表。对于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再次会面,各界普遍表示关注。

  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荣誉主席在会面中再次紧紧握手,互致问候。与去年的第一次握手相比,这次见面气氛更为轻松、活跃。细心的人甚至注意到,去年胡锦涛总书记系的是
红色领带,连战主席则是蓝色领带,而今年胡锦涛总书记系的是蓝色领带,连战主席则是红色领带。与去年相比,参加合影的人多了许多,而且台湾工商界代表人士被安排在第一或是第二排显眼的位置。“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的儿子、台泥董事长辜成允,中信金控董事长、辜振甫的侄子辜濂松,台湾首富郭台铭,裕隆集团执行长严凯泰,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也终于露面。人们注意到,胡锦涛总书记与长荣集团副总裁张国政握手的时间较长一些,还跟他聊了几句。

  “四点建议”和“15项措施”

  全体合影之后,与会代表先后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落座之后,会谈正式开始。胡锦涛总书记对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四点重要建议:第一,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属。第三,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第四,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记者注意到,会谈过程中,人们掌声不断,而且许多人一边听着胡锦涛、连战讲话,一边忙着做笔记,偶尔换个姿势继续听讲。

  在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荣誉主席再次会面的前一天,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饭店闭幕。本次论坛以两岸经贸交流与直接通航为主题,就全球化浪潮对两岸经贸交流和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直航、金融交流、两岸观光旅游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研讨。

  参与讨论的包括国共两党高层人士,两岸有关企业、工商团体负责人和两岸著名经济界专家学者共300多人。据

国民党方面公布的数据,此次台湾代表团中集中了台湾最具实力的商人和企业家,他们所代表企业的总产值约占台湾经济总产值的48%,从这个阵容也可看出台湾经贸界人士对这次论坛以及对大陆的重视程度。

  在论坛闭幕式上,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了15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被不少国内外媒体称为送给台湾人民的“大礼包”。其中7项涉及台湾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大陆,4项方便台胞在大陆医疗与行医,2项涉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及台胞入境手续,1项为台商出口程序提供便利,还有一项则是正式认可台湾高等学校学历。

  岛内各界反应积极

  对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建议以及大陆推出15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台各界都反应积极。在15项政策措施中,有7项涉及农业。高雄县农会表示持积极欢迎的态度。他们指出,大陆推出的政策措施,可以增加台湾水果的销路,稳定台湾水果的价格。

  在15项政策措施中﹐有4项与医疗有关。台医学界人士认为﹐台资医疗产业将在大陆找到“第二春”。台湾医事联盟协会理事长、台大医学院外科名誉教授高明见说,台塑长庚集团在厦门的医院最快在今年底开张,旺旺集团要在长沙开医院 ,其他医院也在投资观望中。

  在15项政策措施中,还包括承认台湾高等学校学历。据“中央社”报道,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张俊彦指出,这项政策对台湾学生而言是“利多”,大陆市场庞大,未来台湾学生不论是前往大陆找工作、考执照或是升学,都有好处。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指出,大陆宣布承认台湾高校学历,对未来台湾学生到大陆找工作或升学都大有益处。李嗣涔也指出,不必过多担心该政策会造成台湾人才外流,因为“市场在哪里,人才就往哪去”。

  海内外热评

  香港媒体高度评价两岸经贸论坛 造福于两岸民众。《东方日报》在评论中指出,“扩大两岸经贸交流是两岸的主流民意,台湾要把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与大陆崛起的大趋势结合起来,才能摆脱困境,共创双赢。”《文汇报》的社评则指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两岸经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

  专家分析指出,举办两岸经贸论坛是国共两党落实胡总书记和连战主席会谈新闻公报的重要措施,是两党持续交流与对话的深入和发展。论坛时间虽然短暂,却集思广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大陆出台的15项政策措施,再一次充分展示了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和诚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在这样一种热烈气氛下,胡总书记和连战荣誉主席再次见面,对于改善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两岸共同繁荣,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报特约记者 孟 甲 本报记者 张楠伊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