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关键词解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0:10 贵州都市报 | |
恢复高考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高校招生废除“文革”中实行的“推荐”入学的办法,恢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新生。当年8月30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招生工作会议,确定了当年招生的方针、政策、对象、条件、办法。 高校招生考试由各省单独命题。分文、理两大类,文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史 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21名少年大学生,全国首次开办少年班。 统一命题1978年,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考试、评卷和录取。考试分文理两类,文科类(含哲学、外语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类(含医、农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外语成绩当年不记入总分,作为录取参考。报考外语院校或专业的,还须进行口试,外语笔试成绩记入总分,数学成绩只作参考。 当年的统考评卷工作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省组织试评;第二步地(市)阅卷评分;第三步省里组织复评。同时,在各省、市、自治区举办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学科竞赛中,成绩特别优秀的青年,结合其它学科的学习情况,经政审、体检合格,可不参加统一的高考,由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参照他们的志愿,录取入有关院校。 当年,教育部决定从1978年报考高等学校理、工、农、医科的考生中,选拔留学生预备生,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 自费生 从恢复高考到1988年的数十年中,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免费的午餐”。 1989年,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虽然当时的收费只是象征性地200元,但却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在此期间,一些公立学校开始招收部分自费生,逐渐形成了公费生与自费生并存的“双轨制”。 并轨招生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学费一下子涨过2000元,1999年全国的高校收费普遍在3000元左右。到2000年,收费标准猛涨,有些地区甚至高达20%,学费涨过4000元。 2004年,全国高校平均学费上涨到了5000元左右,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再加上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开支等,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费用在万元以上,4年大学需要4万多元。 助学贷款 1999年,我国开始在一些省市执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 我省是全国最早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省份之一。自2000年启动助学贷款,到2005年已有80382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助学贷款,累计贷款2.35亿元。其中2004年9月启动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以来,已有37023人获得助学贷款,获贷金额1.08亿元。2005年,贵州获得助学贷款的在校大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14.7%。 预选考试 1980年,教育部规定考生多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统考之前,应结合高中毕业考试,或采取其他办法进行预选,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统考。并确定四川、湖南、湖北、山西等省进行预选试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省开始预选考试,预考试题由各省自主命题,考生必须达到各省划定的分数线,才能取得高考报名资格。未达到预考分数线的考生将“无缘”高考。在考生希望参加高考,对自己十年寒窗苦读作一检验的激烈呼声下,1992年,预考取消。 高校扩招1977年,我国高考重新恢复,当时的报考和招生比例是“100∶4”,其竞争强度大较之现在某些热门高校的研究生考试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随后的十几年,高校招生都是按照国家统一分配任务、统一调控的计划模式。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08万人,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到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475万人,较1998年增幅高达339.8%。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本科生大幅增加的同时,研究生招生规模也连年高速增长。199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到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达31.6万人,增幅高达338.9%。 高考移民高等学校招生指标在全国各省市之间的分配存在巨大差异,实际录取学生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因此出现各地录取率、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异。 为了考取理想大学,个别学生采用转学或者迁移户口的办法离开原学籍所在地学校或原户籍所在地,到高考分数线较低或当地升学率较高的地区应考。各地为了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而制定的户口改革政策,为“高考移民”合法地迁移户口开启了绿灯,进一步诱发了“高考移民”。2005年,海南省理科状元李洋因被查出是“高考移民”,而被北京清华大学取消入学资格事件,引起了社会和政府对高考移民现象空前的关注。 考试时间 1977年的高考时间为当年年底,这是我国建国50周年来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1978年,全国高校恢复统一招生制度,于7月20日至23日举行考试。1979年至1982年的高考时间均为7月7日至9日,1983年为7月15日至17日,1984年决定以后每年的高考定于7月7、8、9三天。从此,我国高校招生考试的时间固定下来。 高考时间的稳定,对稳定中学教学秩序和规范招生考试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影响逐渐加大。 经国务院同意,从2003年起,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于每年的6月7、8、9日,考生将无须再冒着7月的酷暑赶考了。 2001年1月,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增加考试次数,其目的在于减少“一考定终身”的压力。 “3+2”“3+X” 1983年,教育部提出试行高中毕业会考,在会考的基础上进行高考科目改革。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上海试行“3+1”方案;1991年,又在湖南、海南、云南三省进行科目组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995年在除上海以外的全国其他地方全部实行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加历史、政治,理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加物理、化学的“3+2”方案。 1998年,教育部在部分省市进行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试点,取得了成功,为综合科目的命题积累了经验。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部提出了在高考科目中设置综合科目的设想,于1998年下半年提出了“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并批准广东省于1999年进行“3+X”方案试点。2002年,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采用“3+X”方案。 2004年,教育部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举措扩大到11个省、市,当年700多万考生共使用了15套高考试卷进行考试。2004年无疑是中国高考体制革命性的一年。 取消年龄限制 2001年4月, 教育部公布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花甲状元”李文超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当其得知这一新政策出台时,时年60岁的李文超十分兴奋,立马决定报名参加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考分揭晓,他夺得了全国高考大龄考生第一名,后被贵州师大求是学院破格录取(本报曾连续报道)。至此终于圆了他40多年来的“高考梦”。 自主招生 2003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北大、清华、复旦等22所高校实行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制度,自主招生的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数的5%。自主招生必须由中学推荐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培养潜质或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高校可自行组织笔试面试确定对象,但入选考生仍要参加高招统考。 2004年,教育部将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为28所,选拔方式也改为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两种。自主招生对象与一般考生的不同在于:可以降低20分录取,且尽量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 自主招生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是学校想怎么招就怎么招,其录取规则和录取人数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如其录取人数要控制在试点学校当年度招生计划的5%,且这个计划不占用该校分配给各省的招生计划指标。 2006年,我国高校录取工作迎来了破冰的一年,4月1日、2日,1185名上海高三学生在万众瞩目中走进复旦大学光华楼,完成了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面试”,经由面试专家综合评定,最终将预录取300名学生。复旦和上海交大招生考试改革,将有10%的学生由自主招生产生,扩大了学校和学生双方面的自由选择权。作者: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相关专题:2006年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