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瞒着女儿在门口陪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9:39 南方日报 | |
昨日强降水未对高考造成太大影响本报记者目击考场外动人瞬间 妈妈瞒着女儿在门口陪考 昨日是全国高考第一天。深圳在经历了早晨短暂的阳光之后,9时半左右迎来一次强降水,造成部分地区路段积水,幸好此时考生已进入考场,未对高考造成大的影响。11时过 深圳共有22305名学生步入高考考场。昨日一大早,记者就来到26个考场中唯一一个不能直通公共汽车的考点——深圳高级中学,现场目击了高考第一天上午发生的点点滴滴。 8:00 考生安慰送考父母 “我一点也不紧张”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暴雨,怕路上一旦堵车耽误,所以提前送孩子来了!”早上8时不到,深圳高级中学旁边的农林路、香轩路上就挤满了私家车,引起短时拥堵。幸而福田交警大队早已在考场周边要道部署警力值班,很快就将道路疏导畅通。 记者观察到,不少家庭都是爸爸妈妈齐上阵,把孩子送到考场后,又赶紧在附近的停车场找位停车,以便在考前再跟孩子聊聊,稳定一下孩子的情绪。 “你们放心,我一点也不紧张、肯定考得棒极了!你们赶紧回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别在外面瞎紧张!”一个男生在进考场前这样嘱咐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告诉记者,可能他们心里的紧张远远多过孩子。“孩子昨天在家看杂志,说是该准备的早都准备好了,考前关键是调节好情绪,争取发挥到最好!” 老师们则一字排开站在校门口,忙着给学生们派发准考证:“祝你们考出好成绩!”记者了解到,应届高三毕业班的教师和有子女及直系亲属参加今年高考的学校领导及教师,都不得参加监考和保密等考试工作。 “知道试室里装有手机探测仪,干脆让孩子别带手机,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据介绍,所有的试室都装有手机探测仪,考生及监考员都必须关闭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工具后才能被允许进入考场,否则手机探测仪就会报警。 9:00 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妈妈 “我只想静静地陪着她” 考生们走进考场后不久,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家长们赶紧到附近商店临时采购雨具,撑着雨伞继续回到校门守候。 一位住在附近的家长说:“坐在家里心神不定,还不如在这里淋雨来得舒服!孩子的妈妈如果不是要给孩子准备午餐,她也早过来了!” 风雨越来越大,在考场门口守候的家长仍然不愿离开。一位孙女士说:“我答应孩子肯定不到考场门口等,免得她紧张。”但她根本没法做到,早早地就坐公共汽车从泥岗往考场赶,为此还专门跟单位请假。她告诉记者,只有到了考场门口才感觉安心,才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陪着孩子度过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关口之一。“见不到孩子,也不准备让孩子知道我来了,我就是想静静地陪着她!” “从红荔西路到农林路泽田路口,任何机动车辆都不能通行。”记者看到,为避免汽车噪音影响学生考试,这个时段考场周边道路已经实行交通管制。车辆行驶到路口听完交警的解释,二话不说都换路行驶。“孩子高考,这可是天大的事儿,咱肯定得让路。”一位司机笑着说。 10:00 三个忧心忡忡的父亲 “要带的证件太复杂” “接到监考员的电话,我的腿都软了,咱怎么就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呢?”在深圳高级中学门口,一位穿红色T恤的考生家长还在自责不已。原来临考前,监考员发现他的女儿忘带身份证。 据他介绍,他的女儿在高考前几天突然高烧,一家人为此忙得团团转,直到考试前一天晚上还陪着孩子去医院打吊瓶,结果就没顾得上帮孩子收拾考试要带的东西。”在开考5分钟左右,他将身份证送了过来,女儿正常参加考试,而做父亲的始终担心这个插曲会影响孩子的发挥。 “是啊,我也被吓懵了,生怕一时大意害了孩子啊!”旁边一名穿白色衬衫的家长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原来他也是刚回去给孩子取了身份证送过来。 正说着,一名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跑到门卫处,着急地请求保安人员把手上的资料交给主考。原来,在来考场的路上,他和孩子突然发现放在钱包里的身份证居然不翼而飞。“我赶紧跟考务人员联系,让孩子先参加考试,我赶回罗湖派出所补办身份证明。” 三位父亲都认为孩子参加高考要带的证件实在太复杂,有的放班主任那里,有的自己拿着,的确容易出问题。他们建议今后高考可以实现“一卡通”,孩子拿着一张可以标明其身份、考试号码、座位号码的电子卡就可以参加高考。 11:30 多数考生感觉良好 “考一门就忘一门” “没有学生提前交卷!”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家长们的紧张情绪被调到最高点,他们纷纷拥到校门口盼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的情绪似乎比家长们想象的轻松多了,有的打着胜利手势走出来,有的笑着冲向家长的怀抱,有的兴奋地跟家长讲起了考试中遇到的趣事。大多数的考生表示第一门考得不错,“雕琢心目中的天使,这是个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的作文题目!”一名老师耐心地解答家长们的询问。 红T恤爸爸的女儿走了出来,满面笑容,显然没有因为“身份证事件”受到太大影响,爸爸的心落了地,拥着孩子高兴地回家了;孙女士准备在学校附近转悠一中午,下午继续来默默地守候孩子。 “考一门,咱就忘一门!”家长们的叮嘱声此起彼伏。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刘丽 图: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许多家庭关注的热点。本报记者何俊实习生林苑宁摄 相关专题:2006年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