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租房时代,“七十二家房客”旧梦重温(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0:59 新华网

  ■谁有两套房

  ●“现在,连黑中介都知道,冒充业主要冒充国家机关的”

  在都市中住下,租房客们最先要打交道的是他们的房东。戴雨2002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有三年租房经验,在她的眼中,房东似乎也是模式化的。她概括的典型房东形

象是:他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每天在院子里下象棋,一般供职于国家机关或者大型国企。让戴雨疑惑的是,从学历到工作单位,我一点不比他差啊,为什么我一居室也没有,他却有两套房呢?

  ■“后来劣势”

  “我爱我家”董事长刘田对记者说,北京、上海的房屋租赁市场都是在公房改革后形成的。在北京,一直到2005年之前,已购公房都是出租市场的主要房源。已购公房成为出租房主力,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它们所处的地段好,位于市中心,方便租房族白天上班、晚上娱乐;二来,公改房业主中有两套房子的,除了自住一般还能腾出一套出租。“现在,连黑中介都知道,冒充业主要冒充国家机关的。”

  两套房子,有不同的来历,有的是夫妻双方都在原单位参加公房改革;有的是觉得公房太小,自己花钱买了新商品房住;有的是祖上的四合院拆迁分到新房子。“总而言之,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最初两年,不管在北京、上海,买套房子并不是特别吃力的事儿。”这就是今天的房东们具有的“先发优势”。

  很多人选择长期租房,一是房价太高,二是,能买得起的新建商品房地段上都不如公改房好,买了房,住得舒服,上班就不方便了。可以说,在居住这个问题上,最关键的是交通和时间因素,后来者的劣势很难找补回来。

  ■三个安徽人

  安徽对于林红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祖籍了,她的爷爷奶奶是安徽人,父母亲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老师,现在一家人住在卢湾区马当路的一栋高层公寓里。家里早早用她的名字在静安区靠苏州河边上买了100多平米、价值80多万元的房子。林红说,虽然房产证上面写的是她名字,但她是那种傀儡性质的,完全爸妈做主的。那时候她刚刚从上外毕业,什么都不懂呢。

  这个可爱的短发上海女孩,皮肤白皙,妆化得精致无痕,右手无名指上闪着晶莹的钻石戒指。无论是口音还是打扮,都已经无法和安徽联系起来。

  王凌从安徽来到上海不过6年时间,至今乡音未改。她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只有中学文化,可能小时候患了小儿麻痹,一条腿有些残疾,这些没有阻止她创造一个普通工薪阶层能够创造的最惊人奇迹:6年里她在上海买了6套房,卖了3套,至今住着1套,出租两套。

  她这个奇迹的起因纯属意外,在安徽中国电信做接线员的王凌,看过小说《上海的早晨》,对那种生活非常向往,就在儿子5岁的时候,带儿子到上海音乐学院学钢琴,一次课200多元,一个月将近1000元,加上路费要1800元,跑来跑去钱都花光了,后来想想就过来住吧。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刚过,很多房子包括一些外销房都空着。国家鼓励大家买房子,1998年上海有个政策,买房子可以办蓝印户口,王凌当时想买个房子还带户口这多好,把孩子户口办过来,享受教育资源嘛。

  刚在九亭买房的时候,那里还很荒凉,交通也不方便。一年后,房子像雨后春笋一样都出来了。房价天天看涨,盖出一层楼一个价。王凌夫妇就在2000年夏天把股市里的钱全撤出来,买成房子,投入总共25万。6年内,除了本钱增加了三倍,而且这几年在上海的花销,儿子的教育经费都来自于房子的租金。而王凌认为最关键的是,上海学校根据住房所在地招生,他们在徐汇买了房子后,孩子就可以在徐汇中学上学了。

  余曦身形魁梧,看起来不像安徽人,倒像山东大汉。早在10年前,他就知道复印《中国证券报》上的股市信息卖给股民,挣了好几万块钱,应该算是头脑和社会经验都不欠缺的人,但他融入上海之旅,似乎并不顺利。到上海5年,余曦一直租房,搬了4次家,从浦东陆家嘴一路向东,2006年元旦刚搬到宝山区,住在吴淞口长江边,离地铁一号线的终点站,乘公交还有十几站左右的距离。

  余曦说,那些越来越远离上海中心和难以融入主流的人,关键在于丧失了赶在2003年前买房的机遇,余曦用他的安徽口音无比惋惜地总结说,现在看来,世纪之交正是资源资本化的关键时刻,以这个时间点为界限,先来后到就是个大问题,谁在那个时候把资源变现,谁就是成功人士。就好比郑和如果先到了美洲,就该我们给盎格鲁-萨克逊人发绿卡、办签证了。“而那几年,就是老百姓,也有机会的。”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