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 > 正文

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2:31 光明网-光明日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它蕴涵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与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社会的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而生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
学。生态学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它作为一门年轻而充满朝气的科学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近50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使人口、环境、资源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人们开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道路,提倡低投入、适度消费、低环境影响的绿色生产与生活。同时,树立起新的生态价值观,认识到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网点,人类已经进入一个用生态文化适应新环境、建设新社会的新时代。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产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以及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及绿色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而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态文化建设要注意发展生态产业,以保证人类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人类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活力保持,即正常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系统遭遇各种自然灾害的恢复能力和人类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调节、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等的正常维持,实现“循环、共生、稳生”的生态产业协调发展。

  生态文化建设要注意建设生态社会,以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形成科学的生态氛围,同时制定保护环境的政策、法制、法规,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成功。必须指出,生态政策具有前瞻性和远见性,不能等生态问题成了堆再去制定相关政策。这是因为,生态政策的失误,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破坏。因此,对于生态政策的制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实际上,制定和执行生态政策,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实行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这是对生态政策高度重视的体现。各地应当把生态政策和生态政绩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要坚持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并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同时,要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平等、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如果人人都对大自然充满了爱,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国56个民族都有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传统,而这些文化传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化的根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要忘了建设生态文化。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关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