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薪火长征路专题 > 正文

一人带家乡400多人当红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1:32 南方新闻网

  一人带家乡400多人当红军

  老红军郑加平称当年在家谱里辈分高、说话顶用,他还曾率领一个排兵力牵制三千日军

  【14】

  他们在长征大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可能无法被提及,但他们出生入死的个体经历应该永远被铭记。

  “郑老,今年高寿?”

  “我今年46岁!”

  老红军郑加平的回答让记者很诧异。

  “您说的是‘公岁’吧!”记者的理解让郑老很高兴,“还是你们年轻人反应快,我每次这样说很少有人能反应过来。”

  采访郑加平老人前,在昆明居住的多位老红军后人都推荐记者采访郑老,因为郑老健康状况很好,思维也很敏捷,很多往事都记得很清楚,郑老

幽默的回答印证了这个说法。

  郑加平1933年带着家乡400多人参加红军,之后多次负伤,多次被要求留下养伤甚至离开部队,他却坚持走完了长征还参加了抗日战争,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如今,92岁高龄的郑老还没有歇下来,他经常去看望当初的红军战友,叮嘱他们的后代如何照顾好老人。而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他还要去昆明所属的安宁市调研,“看看如何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

  一参军就当了连长

  他辈分高,说话管用,从家乡带了400多人参军,这些人就成立一个新兵连,他当连长。

  郑加平出生在四川山区的农民家庭,在他出生的第三天,父亲为了躲债而逃离了家乡,从此杳无音讯,郑加平再也未见过父亲。

  母亲带着他和姐姐靠帮工讨饭为生。1933年,郑加平从大人那里听到川北有红军,便随伯父到阆中参加红军,那时候“还没有枪高”。后来,部队让他回家乡扩大队伍,郑加平因为在家谱里辈分高,“有魄力,说话顶用,都信得过我”,一下子有400多人愿意随他去参军。

  郑加平领着这400多人到了部队,有人让他们集合,可是郑加平不会叫站队,大家就成堆站在一起,一位红军干部过来教他们如何站队。

  这位干部知道人都是郑加平带来的,便告诉他“人都是你带来的,这些人就成立一个新兵连,你当连长”。就这样,同样也是新兵的郑加平做了新兵连的连长。

  可是,郑加平这个新兵连连长做得并不长久,新兵连成立没几天,这400多新兵就被解散,补充到主力部队去了,郑加平也被分配到274团一个连队二排担任六班班长。

  头一偏,刀砍在右肩上

  郑加平将这个敌人捅翻后,才发现自己右肩血往上直喷,“冒得比头还高”。

  调到这个部队没几天,郑加平就参加了一次战斗,这是他加入红军后的第一次战斗,他不仅不会带兵,连仗也从来没打过。

  “向敌人发起攻击时,我只会紧紧地跟着老排长”,郑加平回忆第一次打仗,说当时确实有些害怕,不过不是怕死,“是没有经历过战斗考验”。

  从这之后,郑加平越打越猛,因为在战斗中的勇敢,他还在火线上入了党。郑加平记得,在著名的百丈关战斗中,在向敌人冲锋时,他将全班战士甩在了后面,紧随排长直冲到了对方前沿阵地。团里当时就通报表彰了他,还给他立了功。

  还有一次,在长征中与追兵发生激烈战斗,打红了眼的郑加平连自己负伤都没察觉,还是连长叫他才知道。当时,郑加平正在同敌人拼刺刀,敌人一把几十厘米长的马刀砍过来,郑加平将头一偏,马刀砍在了他的右肩上,砍了之后郑加平没有意识到,连长看到后叫他“你负伤了”,郑加平还回答说“没有没有”,连长叫道“你伤在右肩上”。

  郑加平顺势将这个敌人捅翻后,才发现自己右肩血往上直喷,“冒的比头还高”,两瓶碘酒都没能止住血,郑加平这时才觉得手没有力气,枪也掉到了地上。

  郑加平在战斗中曾6次负伤,身上有30多个窟窿,仅头部就负伤过3次。在负伤后,部队多次劝他留下休息,但他都没有同意。

  在长征进入道孚后,就要进入一望无际的草地,营长找他谈话,因为他伤重,部队决定给他五坨银子在道孚养伤,养好伤再追上部队。郑加平担心养好伤就很难跟上部队了,便将五坨银子扔在雪地上,坚持要跟部队走。

  还有一次是部队到达延安后,即将去打鬼子,部队又一次让伤重的郑加平留下,让他复员回家,郑加平再次拒绝了,表示“赖也要赖着部队”,终于又留在了部队。

  亲见朱毛扶着掉队战士走

  两位首长取出干粮,倒了一碗水,将战士扶起来,一口干粮一口水地给战士喂。

  对于长征的艰苦卓绝,郑加平还记忆犹新。

  吃是个大问题。部队当时发给每人一个干粮袋,这个干粮袋大约一米长,比碗口细点,里面装有大米饭、生米、麦子、炒米等。

  这袋米按规定要吃40天,由战士自己当家。郑加平说,一袋米正常吃的话只能吃20天,要坚持40天只有拿水来冲着吃,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战士撑不到40天。

  到过草地时,吃的就更少,甚至几天都吃不上东西。郑加平回忆说,红军快走出草地时,粮食吃完了,他们三天都只能喝水,有个伤兵骑了一匹马,他们就把马杀了把肉剐下来吃掉,骨头熬汤喝。

  后来什么东西都没了,连皮带都是好东西。有一件事让郑加平记忆深刻,那就是后面的部队吃前面部队拉下的大便。前面的部队能吃到青稞,等他们走了,后面的部队看到路上还有青稞,便捡起来烤烤吃。“其实后面的部队都知道,那些青稞是前面部队战士拉下的大便,但是管不了那么多,还担心捡不干净呢”,郑加平本人也吃过这样的青稞大便。

  在部队遇到这些困难时,相互间的照顾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在爬雪山时,郑加平走到半山腰就没法再走了,脚也被雪水浸透,这时指导员取出自己的备用棕叶片,帮他包好脚,还喂了他一口御寒的辣椒水,然后几个老战士轮流着搀扶他往前走。

  郑加平还亲眼看到这样感人的一幕,有几个战士突然跌倒在草地上,爬不起来,看样子是饿坏了。在这个时候,两位首长模样的人经过,看到这几个掉队的战士,于是走到战士面前,从马背上的干粮袋里取出干粮,又从自己背壶里倒出一碗水,将战士扶起来,一口干粮一口水地给战士喂下去,等战士有力气站起来后,两位首长还扶着战士往前走。后来经其他战友介绍,郑加平才知道这两位首长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率领一个排牵制三千日军

  曾作决定与日军同归于尽,后考虑到朱老总“保存自己”的指示,就让部队分散突围。

  长征结束后,郑加平所在的386旅从延安出征,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10月17日,772团先头部队乘火车到了阳泉火车站,这是郑加平第一次坐火车,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1941年的一次战役让郑加平终身难忘,这次他率领一个排的兵力,牵制住日军3000多人,确保八路军总部4000多人安全转移。

  1941年8月中旬,连吃了多个大败仗后的日军调集3000多兵力,向八路军总部合围。郑加平所在的772团接受了掩护总部安全转移的任务,实际是由一营一连来执行的,郑加平是当时一连的指导员。

  下达这次任务的不是团里,而是由陈赓直接点名下达的。陈赓并不十分放心,他将郑加平找去,结果郑加平给出的作战方案是,他只带一个排牵制日军。陈赓后来还不放心,又去问郑加平有几分把握,“有98%的把握”,他坚定地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之后的战斗是异常惨烈的,郑加平带着部队将日军引上山,然后部队分散在各个山头展开麻雀战,两三个战士一组与日军周旋。

  周旋中日军死伤无数,日军利用人数优势,兵分几路合围郑加平的部队,意图将他们“包饺子”。郑加平考虑到总部已转移完毕,于是作出一个决定:与日军同归于尽,反正以40人与敌人3000多人同归于尽也值了。

  郑加平随后将决定告诉排长,就在这一念之间,他想起了朱老总的一句话,“朱老总说过,一个好的指挥员,在战场指挥时,在特殊情况下,要千方百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郑加平改变了同归于尽的战略,他让部队分散突围,在两小时后,部队三三两两到指定的地点集合了,在这场战斗中,郑加平指挥一个排的兵力歼灭了日军400多人。

  事后,八路军总部通令全军嘉奖772团,表扬一连一排,并给郑加平记一等战功。

  晚年与老美不打不相识

  这位美国朋友做过美国空军,而抗美援朝时,郑加平所在部队打下过他们的飞机。

  1961年,郑加平调到民航云南省局任副局长,他曾经负责过周恩来总理赴东南亚考察的专机任务。至今,郑老家中还珍藏着一张照片,这是周总理临回北京之前和他的合影,郑加平逢人便会让他们看这张照片。

  之后,郑加平又先后调到云南省水利厅和科委工作,1985年退休。因为在水利系统工作过,郑加平一直十分关注虎跳峡一带水利电力枢纽工作的建设。

  10多年来,郑加平多次实地考察,形成了一本厚厚的报告,这个报告如今已是第三次易稿。

  晚年,郑加平还认识了一位特别的朋友,这位朋友据说是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的伯伯、老布什的哥哥,“这是不打不相识”,郑加平介绍说,这位朋友是抗美援朝时美国空军,而抗美援朝时,郑加平所在部队打下过他们的飞机。

  5年前,郑加平和这位美国朋友参加同一个婚礼,两人由此认识,后来,他还曾经到郑加平家中做客,郑加平送给他一个毛主席像章。前年,这位朋友来昆明时,还给郑加平送了一盆花,外加一个电话机,现在郑加平家中还在使用这部电话机。

  ■主角:郑加平

  郑加平,现年92岁,原籍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郑家湾。1933年5月赴阆中参加红军,参加了“大丫口”与百丈关战斗,翻雪山、过草地,到达延安。后随386旅从延安出征,参加抗日战争,曾带领一个排与敌人3000兵力周旋,掩护八路军总部4000多人安全转移。

  解放后,他在新建空军任某部师参谋长,后任中央民航总局三航校副校长、民航云南省局副局长,先后在云南省水利厅和省科委工作。1985年离休。

  ■长征往事

  37船工摆渡红军过金沙江

  红军从此甩掉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位于昆明北面的皎平渡,是川滇两省之间金沙江的主要渡口。1935年5月,中央红军正是在这里凭借六条船37位船工渡江,甩掉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

  渡口正对面四川一侧的江岸上,静静地竖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共和国不会忘记帮助中国工农红军渡江的37位船工”,张朝满是其中一位。张朝满出生于1914年。在红军来到皎平渡之前,他和后来帮助红军渡江的堂兄张朝寿等人都是彝族金土司家的佃户和船工,皎平渡当时是由金土司管辖的。

  红军来到皎平渡是1935年4月底的一个深夜,当时渡口附近只有一家人家还闪着一点灯火。这家就是张朝满堂兄张朝寿家,他家在川滇驿道的大路边开了一家小店,供来往行商歇脚所用。

  本以为是赶路的人来投宿,不料进来一帮手持武器的人,张朝寿初见红军吓了一跳。在红军的解释下,张朝寿知道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红军,在交谈中,红军还把自己的棉衣脱下给光着上身的张朝寿穿,这让他感到很温暖。

  张家兄弟共有六人,均是船工,张朝寿当即带着红军去找兄弟们,兄弟们都答应帮助红军渡江,但是没有船呀。原来,

国民党禄劝县政府,命令“封渡”,船都划到四川去了。

  就在红军想方设法寻找船只时,“礼物”却自动送上门来。一天夜里,对岸的一个土司金利汉烟瘾大发,于是不管“封渡令”,派一名长工划船回来拿大烟,结果恰好撞到红军的枪口上,无疑给红军送了一份大礼。

  后来,红军又俘获了四艘船,下游一位名叫康昆的富农又主动提供了一艘船,并自愿为红军摆渡,这样红军拥有了六条船。

  在张家兄弟的带动下,红军召集到了37名船工。每条船有6名船工,三人一班,来回划船10次,又换另一班,基本上划船一小时,休息一小时,人歇船不歇。

  尽管当时后有追兵,时间紧急,但是红军在过江时并未慌乱,“如果渡江时没有组织,没有秩序,一不小心船就会翻。”张朝满的女婿说,红军当时成立了一个渡江司令部,各部队到达江边后,依次渡河。还未到江边时,沿途就已贴满了渡河纪律。

  部队到江边时必须停止,不能走近船边,需听号音前进,每有一条空船到渡口时,才安排人到渡口沙滩上,指定上哪条船,每条船都有号码,船上规定能载多少人,还标明了座位次序,每条船上有一个指挥官。

  船工也不得靠近部队,红军在江滩边划了一个圈,船工只能呆在圈内,无法接近红军。张朝满经常跟家人讲,他在休息时曾经看到在渡口的“龙头石”上,站着一个中等个子、体格魁梧、戴着眼镜、手拄雨伞当拐杖的首长,不停宣布渡江纪律,下达命令,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指挥渡江的刘伯承。

  因为船工们都无法靠近部队,语言又不通,在船上无法交流,所以渡江之后听说毛主席也是从这里渡江时,几乎所有的船工都称毛主席是乘他的船渡江的,“其实谁也不知道毛主席乘哪条船过的。”张朝满的女婿说。

  红军渡江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天,张朝满轮换下来休息,正在抽草烟,朱德总司令站在“龙头石”上发布通知,“飞机要来轰炸了”。

  红军赶紧把船拉到附近山岩下藏好,用树枝伪装起来,红军战士也隐蔽到芭蕉林和树林里,三架飞机飞过来了,在高空盘旋了几圈。扔了几颗炸弹后,就飞走了。

  红军给船工的待遇颇丰厚,摆渡一天船工可以拿到5个银元、三两烟土,还有一些货物布匹等。在渡河之后,为了阻断国民党部队追击,红军将所有船只毁掉,考虑到船工靠摆渡为生,红军还给每位船工现洋30元。

  渡江期间,红军给船工每天安排了6次吃饭时间,每次都会杀猪,而红军方面每天只吃青豆、蔬菜等。张朝满的家人回忆说,一开始红军每天杀猪款待船工,后来买不到猪,就杀毛驴来改善船工生活。刘伯承还对他们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好吃呀”。

  最后的老船工谢世

  去世前是省政协委员,每月享受700元补贴

  当年红军渡过金沙江,甩掉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渡江时靠的就是皎平渡的37位船工。如今,最后一位老船工张朝满也走了。

  7月初,本报记者前往云南寻访长征往事前,上网一搜发现关于张朝满的报道很多,他是所有摆渡船工中唯一一位在世的。

  张老理所当然地成为本报记者事先计划的重要采访对象,可就在记者到达昆明的第二天,噩耗传来,老人7月7日已经辞世,享年94岁。

  7月13日,记者来到皎平渡张朝满老人家中,老人前一天已经出殡,家人和亲戚们仍然聚集在家中办理老人的后事。

  “老人走得一点不受罪”,张朝满的女婿说,老人没啥大病,完全是年岁大了,所以家人没有太过悲伤。去世的时候也很突然,老人7月7日中午觉得头昏,很快就去世了。在去世前四五天,老人还接受了来自南京、上海的记者的采访。

  老人每月享受700元的补贴,住在两层小洋楼里。自上世纪80年代时,他就被选为云南省政协委员,直到去世时,还一直是省政协委员,每年省里开两会时,都会有车子来接老人。

  A42-43版

  采写:本报特派云南记者孙天明

  摄影:本报特派云南记者

  单增辉

  图:

  与敌人拼刺刀,郑加平头一偏,马刀砍在了他的右肩上,肩膀至今仍残留着伤痕。

  最后一位老船工张朝满。(照片由张家人提供)

  (

南方都市报

  相关专题:薪火长征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