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唐山大地震,不能忘却的纪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9日09:15 四川新闻网

  7月 26日 上午,首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研讨会在河北唐山举行,出席研讨会的建设部官员表示,各地应加强对唐山大地震30年以来的抗震研究总结工作。中科院院士周锡元教授在研讨会上建议,国家应将7 月28日 确定为“全国减灾日”。(7月27日《新京报》)

  今年7 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爆发30周年的纪念日。

  1976年 7月 28日 凌晨3 时42分,这是铭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黑色”数字。我们之所以将其称之是“黑色”数字,是由于在那个恐怖的日子里,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7 . 8 级强烈地震,伤亡十分惨重,数十万人转眼之间埋葬于地下,一座好好的唐山市立刻变成废墟。转瞬30年即将过去,虽然经过了30年艰辛的重建,唐山已很难看到当年的地震碎片,但唐山大地震这道深深的伤痕,已经镂刻在许多人的心中。

  无庸置疑,唐山大地震的爆发对中国人来说,损失不亚于“南京大屠杀”。正是由于唐山大地震是一场沉重的灾难,一场历史性的毁灭,因此,为了让人们记住这段苦难的历史,中科院院士周锡元教授建议,将7 月28日 确定为“全国减灾日”。

  30周年过去,反思灾难,检讨历史,我们禁不住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次地震?一次地震为什么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如此惨重的灾难?原因很多,但有三点我们始终应该铭记。

  第一、预警系统不够完善,是地震灾害让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关键原因。虽然地震是天灾,是难以避免的,但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想方设法地减少地震对生命、财产的摧毁度。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研究员介绍,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等现象发生。因此,要是当时的预警系统比较完善,有关部门及时发布地震爆发的确切信息,将唐山人转移到安全的地区避难,就不至于有如此多的人在地震中丧生了。

  第二、对地震知识的掌握不够,以致麻痹大意加重了地震的损害。地震的发生,是自然现象的一种,并非无规律可循。谁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发生,必然有与其相伴的表面现象发生,因此,地震爆发,人们同样可以通过这些表面现象察觉到。据说,临震时往往先听到“呼呼”声,接着是“轰轰”声,继而为“咚咚”闷雷声,之后地面才开始振抖。假如当时的唐山人掌握了地震知识,预先分析异常状况知其结果,警觉起来,事先有所准备,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途径和避震空间,想想,一次地震能给唐山带来如此大的灾难?

  第三、人们环境意识差,地面建筑物的防震系数较小。地震爆发,根据地理学知识,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内因是事物发展基础,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可轻视。因此,爆破非科学化、矿山开采、军事施工以及随意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灌溉等都有可能是引发地震的诱因。还有,地面建筑物的防震系数同样影响地震的摧毁度,地面建筑物防震系数小的地方,地面容易陷落,灾难自然更大。

  反思过去,必然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检讨历史,客观地认识历史,更是一种人苦不堪言的忏悔。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道理时刻提醒,中国人民不能忘却1976年 7月 28日 凌晨3 时42分 这个“黑色”数字,忘怀这段灾难性的历史。灾难的历史无法改变,但今天的人们有必要、有责任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让历史的镜头重演。(作者:王贵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