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授当老板,学生咋能不“二五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0:25 红网

  在东北大学某学院的一次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围绕在一位老教授周围拍毕业照。当有老师问同学:“你们知道这位教授是谁吗?”在场的同学竟没有一人知道,而这位老教授正是这些毕业生所在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一位院士。

  无独有偶,在火爆的央视“青歌赛”上,一位跻身前六名的选手在赛台上说起自己的艺术经历,其中说到自己本身是一名教师,有12名学生,而自己因为参加各类艺术赛事和

演出活动很少在学校,更很少给学生上课,对此表示歉意云云。

  显然,在中国的大学里,不仅名师难得登讲台,就连稍沾点儿名气的青年教师也难以与学生谋面。这倒让人们从另一个侧面对中国大学教育现状有了新的了解。人们不禁要问:那些高水平的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他们中到底有多少人是“二五眼”?高校培养人才摇篮的含金量还有多少?一个很少给学生上课的老师还是老师吗?

  据报道,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透露,在讲台上难以见到名教授的身影,这在大学里已经不是秘密。别说本科生“无缘”在大学听名教授的课,一些研究生也不是个个都有得到名教授指导的“运气”。如何让名教授集中精力地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已被列为迫在眉睫的“大学问题”。

  那么,昔日那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中国几代知识分子潜心科研、薪火相传的典型场景为什么就消弭了呢?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许多大学教授都忙着找课题、办公司、跑项目、要经费,教授都变成“老板”了。

  更重要的是,据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透露,从事一般教学的教授年薪是7万元左右,而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年收入可达50万元到60万元。七万元与五六十万元孰多孰少?教授心中自有掂量。如此看来,他们不愿从事教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来,难怪教授整天为忙于找课题、写申请、交课题、写总结、搞鉴定、报评奖而乐此不疲,原来这是一件虽苦尤乐的差事,教授不仅是大学的“摇钱树”,还是家庭搂钱的“耙子”,个人的原始积累不断扩大,鼓了腰包。何况,一些有“本领”的教授拿到课题后,还可以包给没有拿到课题的教授,自己做“二房东”,这其中的好处就更不言自明了。

  教授当“老板”与公与私都是赢家,双方获利不菲,皆大欢喜,这恐怕才是教授不教学的深层次原因,教授在岗位在讲台上,在实验室里,而决不是在跑项目的路途中,在酒店的包厢里。教授立足三尺讲台则人才兴旺,教授“跑部进钱”必定是人才衰败。

  让教授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固然需要学校培养人才目的标确立与回归,需要研究经费申请、课题评审机制的完善。但无论如何,身为学生导师的教授本人,一定要保持与学生在一起交流,并给予指导或引导,教授的治学精神、研究方法才是学校真正的财富。

稿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