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才外流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6: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人才外流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王铭铭

  北京大学

  人类学教授学海随想

  我去过几次香港,对那里的大学略有所知。香港的教育制度早已“与国际接轨”(遗憾的是,其中主要原因与香港过去的殖民地身份有关),奖学金制度早已健全,老师(其组成相当国际化,其收入相当高)也比我们这些“内地佬”敬业得多……从考生家长的角度看,让孩子去香港上学,实在可以说是理性选择。

  也许是因为我对香港的大学教育有好感,所以,前段时间发生的香港几所大学“抢得”内地“高考状元”一事,并没有引起我的“警惕”。可是,也就是在不久前,我到香港中文大学开会,在现场感到“事情已经闹大了”。我们会间聚餐,一位香港教授与一位北大同事对话了起来。对话的背景大致是:事情已在两地闹得沸沸扬扬,媒体出现了不少激烈的言词,不少人“恨铁不成钢”,借此“由头”表白他们对于北大、清华的不满;不少人出于“爱国之心”,深感“人才外流”值得警惕。那位香港教授显然是为了探我那位北大同事的“口风”,他问道:“听说北大校方已发表声明,说社会上借机对北大的批评是对北大不公;您怎么看待这次争论?”我的同事是位言简意赅的人,他回答说:“在我看来,北大还是比香港的大学好!”香港教授一般比较客气,他没多说话。接着两位的话茬,在场的两地学者相互间聊了很多。他们的意见大致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还是北大有气势,另一派则认为,还是香港的大学好。

  我借机与几位与会的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聊了起来。使我感到饶有兴味的是,几位博士生几乎异口同声称:在香港居民看来,这事儿对香港不好。意思大体是:香港的教育经费本来就有限。对于现状,香港居民本来就有意见;这下香港各大学为了营造自己的形象,还动用重金到内地“猎头”,等于是在给香港自身加重负担。

  不同地区的人,对同一件事,都可能有自己的地区性立场。内地那些借“人才外流”来说事儿的评论者,即使是出言不逊地批评北大、清华,也都是为了内地好,为了北大、清华好;对于香港学生而言,他们的大学到内地招纳人才,纯属是给内地利益,内地评论者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不给香港留面子。

  我本是“内地佬”,我若是一味宣扬“香港论调”,恐会招来非议。然而,从几位香港博士生提供的信息看,我们围绕着两地“抢夺人才”一事的争论可以休矣。

  首先,我们的确不该“得了便宜卖乖”。其次,抢夺人才的,恐怕并非是同属于中国的香港,而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些年来,欧美、日本发达国家已出台不少措施吸引中国才俊去读书。尤其是将其优秀的大学教育当成“国富”之要素的英国,早已“引诱”了不少内地家长,使他们心甘情愿地耗费重金,将孩子送去那个遥远的国度学习。若是考虑中国的国家利益,那么,我们的家长送孩子去英国上学,弊端恐怕比送他们去香港要多得多——一方面,是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是财富外流。从考生家长的角度看,比起去英国,去香港读书,当然也相对合算得多。香港是个跨向“国际”的好跳板;况且,那里的大学,不仅没像英国的大学那样,“以钱为本”,而且,还(有点傻傻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奖学金。使我感到奇怪的是,当英国大学派教育展览团来北京等大都市兜售他们的“教育产品”时,包括北大在内的大学,除欣喜若狂之外,并没有任何别的表示;这次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不知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多“警惕”……

  于我而言,香港与内地高校争一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少,这一争,能使双方(特别是内地)感到有压力,使各自(特别是内地)奋发图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