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诗歌大省"到"诗意栖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10:40 东方网

  经过多年沉寂后,诗歌又会回到一批广东人的生活中。据省作协保守统计,广东坚持写诗并且有作品出版的人已经超过了1000人,“老板诗人”、“处长诗人”、“打工诗人”等一大批诗歌创作群体活跃在广东诗坛。由此引出“广东是不是诗歌大省”这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据7月29日《广州日报》)

  其实,广东是不是诗歌大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大批对诗歌投入巨大热情的践

行者。现在鲜有“鼓动诗”,写诗读者都是一种个体行为色彩很强的精神体验,决不是想到要“建设诗歌大省”。相关部门和组织有意识地引导这种风尚,其终极目标也不是要获得一个“大省”的虚名,而是在于倡导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优雅的精神境地,让人们都能够“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有人说,工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诗歌的“失乐园”。其中原因,不仅是工业文明让人远离自然,越来越程式化,更重要的是,骤增的财富使人变得功利、浮躁和现实,物欲的膨胀把人们内心的诗意挤压得无地自容。想想八十年代初,国人的物质生活贫困,朦胧诗却能够兴起,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现今,我们的生活相对富裕了,而诗歌倒成了稀奇物。

  工具理性的肆虐,功利主义的泛滥使人离开了自然的家,在无根的生命之旅中自我放逐。然而,人只要在生活,就会“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不管什么时候,诗歌的火种总会藏于民间。而且,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到一定程度,就会越来越追求精神的宁静,渴望回归生命本真、自然的状态,在诗的意境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恐怕也是经济相对发达却曾经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广东,而今反倒成为诗歌重镇的原因所在。

  任何文艺形式的兴衰流变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有其内在的规律。广东省诗歌的逐步繁荣,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种令人欣喜的迹象。相关部门和组织所要做的,是对这一苗头创造健康、宽松的环境。至于“大省”之称,只是努力结果的一个“副产品”。


作者:彭联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