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爱心助圆大学梦③]穷学子等您帮一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14:4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住危房一家5口3人生病

  025陈燕女高考分数:618录取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在市区中山路竞长村一条窄长的小巷中,记者找到了一间又暗又潮湿的小屋———这就是毕业于东厦中学的陈燕一家5口的栖身之所。这是一所危房,房顶就快坍塌,母亲便拉

起了一层塑料布防止掉下的石灰砸到家里人。

  陈燕的母亲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六种疾病,根本没有工作能力,陈燕的哥哥也因病辍学在家,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奶奶需要服侍。而陈燕本人因长期营养不良和学习压力巨大,身体也十分虚弱,经常头晕胸闷,一直都离不开中药调理。一家人的生计就靠踩三轮送货的父亲维持。有一次家里没有买菜的钱了,父亲对陈燕说:“等下午爸爸踩三轮赚了钱就买菜回来。”可是这一整天陈燕的父亲却未赚到分文,家里的晚餐都没有着落了……上高一的时候,陈燕因为家里没有电脑,经常因为无法及时缴交作业而被老师点名批评,委屈的她却从未向老师说明其中的原委。后来,亲戚送来了一台旧电脑,解决了陈燕的难题,也成了家里最值钱的电器。

  厚厚的眼镜遮不住陈燕强烈的求学渴望,她坚持参加市总工会提供的勤工俭学工作,想通过打工赚取大学学费,毕业后再找份好工作,赚钱为母亲和哥哥治病。

  父亲猝然离世学费没了着落

  026黄德建男高考成绩:678分录取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毕业于汕头聿怀中学的黄德建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就在高三这一年,他却尝到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刚刚45岁的父亲因为肝癌猝然去世,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下了,妈妈无业,76岁的奶奶年老力衰,生活一下子成了问题。

  带着对父亲的深切怀念,黄德建踏入了高考的考场,在聿怀中学就读的他成绩一向不错,一下就考上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专业。家中没有了收入,仅仅大黄德建一岁的哥哥为了支持弟弟读书,自动放弃了自己去年考上的专科院校,打起了临时工,可月收入300元仍是杯水车薪。接到了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7010元的高昂学费和住宿费让这个刚刚挺过风霜的家庭懵了,活泼的黄德建也陷入了迷茫中,大学梦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但是它又似乎遥不可及。

  双胞胎齐上榜难坏下岗双亲

  027林祺男高考成绩:671录取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028林僖男高考分数:667录取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同样毕业于东厦中学的林祺林僖是双胞胎。对于林祺来说,考出671分并不理想,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且稳定,第一次模拟考总分在全市排500多名,高三那年还被评为汕头市优秀三好学生;比林祺晚出生20分钟的林僖的学习成绩也向来不用父母操心,今年高考他以历史单科698分的好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名,综合科755分的高分名列全校前三名。

  走进林祺兄弟俩的家,只见简陋的客厅摆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和一台已经烧坏了显示器的电脑,兄弟俩共用的房间地板上堆满了书本,两张窄小的单人床床头各绑着一架旧风扇,供兄弟俩攻读时降降温。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内向沉静的林祺话很少。他告诉记者,从小就喜欢看书尤其是科技类书籍,有空就跑去书店看免费书,高三时为了省钱,两兄弟只买一套教辅书;林僖则性格比较外向,能言善道,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已有了一番安排和设想。他希望上大学后通过勤工俭学和考取奖学金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坚信读大学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林祺兄弟俩的母亲从渔网二厂下岗已有十几年,父亲所在的物资燃料总公司经济效益不好,每个月只能挣到两百多元工资,加上母亲做手工所得,一个月七八百块钱就是一家人的全部收入。两份即将要交付的大学费用,无疑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高考结束后,父亲鼓励两个孩子去参加蓝天义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

  小男子汉成伤残母亲精神支柱

  029吴易东男高考成绩:619分录取院校:惠州学院

  毕业于汕头二中的吴易东比起同龄人来,过早地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当他还在读小学时,母亲就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造成盆骨粉碎性骨折,左大腿畸形,丧失了劳动能力,从此失业在家,每月仅领到单位168元劳保费。吴易东的父亲以骑三轮车为业,为了扶持两个儿子读书和给妻子养病,他每日在路上疲于奔命。2000年胃癌的魔掌攫住了这个汉子,手术后靠化疗他挺过4年,终于在2004年抛下了一对儿子和伤残的妻子走了。命运多舛使吴易东更懂事了,他努力读书,课余和弟弟帮助母亲做家务,兄弟俩成了母亲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靠亲戚的资助和学校减免学费,吴易东完成了中学学业。弟弟也刚刚考入进入汕头六中就读。

  当吴易东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5000元左右的学费像一副重担压在了他的心头,原先给父亲治病花掉的巨额医药费至今还未还清,想要借钱再也没有途径。一放假,吴易东就急忙找到一家酒吧打暑假工,每天从下午5点干到凌晨2点,尽管薪水微薄,可也算增添一些上大学的费用。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吴易东知道自己还要努力。

  漏夜苦读落下眼疾无力医治

  030林桂男高考成绩:701分录取院校: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只有读大学以后找到工作,我才能让家里的现状得到改观”,抱着这样的信念,毕业于汕头二中的林桂读书真的是拼了命。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均保持在全级前三名的位置,高考更是考出了701分的好成绩。高三这一年,林桂每晚都坚持学习到凌晨两三点。

  说起至今操劳的父亲和母亲,林桂心痛而无奈。林桂的母亲常年头痛,已经多年不能干活失业在家。可听说儿子考上了大学,为了多筹集一点学费,母亲挣扎着找到了一份手工活,为了赶货期,晚上要工作到十二点,有时甚至要加班到凌晨才能回家。姐姐及父亲也靠打工添补家用,收入并不稳定。靠学校减免学杂费和亲友援助,林桂才得以完成高中学业。2003年,林桂因为突发眼睛酸痛,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患有眼高压症,高三这一年因为超负荷用眼,林桂现在已经发展成青光眼,因为无法支付手术费用,他只能靠滴眼药水维持,每月仅此项费用也已经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林桂喜忧参半,只有读书才有前途,可是经济的窘迫,又使他的梦想面临落空。

  暑期当搬运每天工作十小时

  031林嘉存男高考成绩:625分录取院校:广东工业大学

  沿着汕樟路直走,记者找到了林嘉存一家临时租住的房子。这里原来是间厂房,从老市区一栋危房搬出来后,他们一家便一直栖身在这里。林嘉存的父亲原是部队的一名职工,自从十多年前买断工龄离开部队后便没有了固定的工作。林嘉存的哥哥因为早产脑瘫成了残疾,日常生活全部要靠家人打理,母亲从街道工厂失业后就在家照顾他。一家人没有了收入,父亲只能在租来的房子前开了爿小杂货店,微薄的收入仅够糊口,每个月600元的租金支撑得相当勉强。贫窘的生活使母亲身体一天天垮下去,去年又被诊断出患有乳腺增生症而行动不便。

  毕业于汕头二中的林嘉存明白家庭的重担以后会落到自己一人身上,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他知道只有上大学找到好工作才能支撑起这个家。“从小学开始他的学费就一直是亲戚帮着凑的,现在实在没办法了……”想到儿子,母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为了凑一点学费,林嘉存已经打起暑假工,为一家厂搬运啤酒,每天工作近十个小时。他希望能够得到热心人士的资助,让自己继续求学。

  母残疾父打零工月挣400元

  032李萍女高考成绩:600分录取院校:韩山师范学院

  毕业于汕头二中的李萍一向爱好英语,在高考中英语取得了709的高分,如愿地考取了商务英语专业。然而,近6000元的学费和住宿费让这个瘦小的女孩一筹莫展。

  李萍出生不到一年,母亲就患上了精神病,至今每天都要靠药物来稳定病情,严重时还需住院治疗。家里87岁的奶奶也要靠他们一家赡养。父亲每月打零工赚来的400多元仅能使家里人不会饿着,多年来母亲看病住院的费用和一家四口的生活支出已经让这个家庭负债累累。“我只希望女儿能成材,改变家庭的贫困……”在和记者的交谈中,李萍的父亲数度哽咽。看着又当爹又当妈把自己拉扯大的父亲陷入悲伤,李萍的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

  自小李萍就很懂事,认真读书之外,她会自觉做家务减轻父亲的负担。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了节省路费,她不敢报读太远的院校。高考一结束,她就找到了一份暑假工。每天早上5点多,李萍就起床,坐近一小时的车赶往打工的地方,干到傍晚7点才回家。

  家境贫寒母亲欲劝其放弃大学梦

  033黄晓妮女高考分数:664录取院校:华南农业大学“如果我能顺利升上大学,毕业后我会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帮助像我一样家境贫困的学子,让他们也实现读书的愿望。”毕业于东厦中学的黄晓妮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这番充满爱心的话深深地感动了记者。黄晓妮以664的高分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外表清秀的女孩子背后有多少辛酸:父亲帮人看车每月仅有几百元收入,母亲身体不好无法外出工作,只能在家做一些零散的手工,起早贪黑做一天下来也只有十几元收入。黄晓妮的哥哥去年以674的高分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第一年的学费靠父母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才凑齐,妹妹今年升初中的学费尚无着落。而现在黄晓妮的大学学费实在让这个家庭无法负荷,母亲在无奈之下苦苦劝说黄晓妮放弃上大学的梦想,但她不甘心就这样屈服于命运,决心要靠自己打工凑满学费。目前黄晓妮在罗长发商场打暑假工,每月工资500元相对于六七千元的大学学费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患病父亲坚定信念鼓舞女儿

  034黄妙丽女高考成绩:689分录取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一进黄妙丽的家,扑鼻而来的便是一股中药味,妙丽的父亲患慢性肝炎失业在家已经十几年了,因为付不起高昂的西药费,父亲每天只能靠中药调理,家里的药单就积攒了厚厚的一沓。2003年,父亲申请了市国企特困职工优待证,但日常生活还要靠下岗的母亲做手工活和钟点工来维持。

  生活的重压使妙丽很早就懂得要靠读书改变命运,在聿怀中学就读时,虽然她没有别的同学生活过得优裕,但成绩却让别的同学感到羡慕。父亲十多年与病魔做斗争的坚定信念鼓舞着妙丽,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她会想方设法付出更多的心血去克服。平时她生活节省,亲戚偶尔给的零花钱她也从不舍得乱花,而是留下来买书本。刚刚获悉自己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时,妙丽很高兴,可学费怎么解决却让她感到苦恼。

  高考一结束就到彩瓷厂打工

  035蔡映丽女高考成绩:583分录取院校:湛江师范学院

  毕业于金砂中学的蔡映丽,一家的生活就靠母亲一个月500多元的手工活来维持,家里还有90多岁的爷爷和双目失明的奶奶需要照顾。以前,姐妹三人都是靠学校减免学杂费才得以继续学业。姐姐去年上大学7000多元的费用是从邻居那东拼西凑来的,而今年姐姐的学费还未凑齐,家里又在为映丽的学费发愁,初中毕业的妹妹也面临辍学。

  从高中开始,映丽每年都会利用放假的机会去打工,帮补家里的费用。高考结束后,文静、腼腆的映丽仅休息了一天,便迫不及待地找起了暑假工。现在姐妹三人都在彩瓷厂打工,每天要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晚上11点,回家还要帮妈妈做手工活。映丽希望通过自己打工可以赚一点学费,她不想自己十几年的学习就这样付诸流水。为了自己能够进入大学校园,她正努力地争取着。

  本报记者曾漫路、康洁、周敏实习生罗惠芳、郑琳琳、江佳宜、沈晓馨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