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温灾难,通往永恒之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14:53 新民晚报

  

重温灾难,通往永恒之门

  ◆沉鱼

  “从这里,走向痛苦之城;从这里,进入永恒之门……”

  如果唐山有城门,我想象那石砌的门楣上刻着但丁的诗句。

  时间过去30年,终于出现了用镜头讲述那场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巨大自然灾难的作品。这几天,天天晚上8点半坐到电视机前看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10集纪录片《唐山大地震》,我看到一个个唐山人出现了,他们在镜头前讲述往事,讲述那场大灾难发生时他们的经历、这个城市的经历,尽管仍有热泪滚过他们的脸颊,但是能感到唐山人以及这座城市正在恢复生机。

  有一个叫高棉如的妇女,当时还是一个10来岁左右的小孩,地震过后,妈妈、妹妹都没有了,她一个人,被救出来,都不会哭了。大雨来了,她被塞进一个雨衣搭成的小小防震篷里,后来雨中来了一位解放军,急匆匆探头问她,还漏雨吗?高棉如讲到这里,眼眶红了,抹着眼泪站起来,说,“让我鞠一个躬好吗?”

  镜头拉开,看见她已经发福的全身,略显笨重地站起来,颤抖着深深鞠了一个躬。

  含泪注视这些开口说话的唐山人,我脑子里会浮现出另一个无言的、震撼人心的情景:那些年,每到清明和7月28日,唐山人会在家门口烧纸钱,因为,24万死去的人谁都没有坟场,那时,满城的纸钱和轻烟啊。谁能感受不到,满城的唐山人,实际上是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在慢慢疗治心灵的巨创。

  30年时间,我们见证灾难带来的痛苦慢慢离开毁灭、重聚元气、在自救和互助、脆弱和顽强的挣扎中,一步步走上了通往永恒的长路:爱与感恩。

  听一个参与采访和摄制的记者说:“‘文学的本质就是人,灾难的本质就是灾难’——这是20年前钱钢的认识,而我们,至今并没有超出这个认识水平。”

  我想,也许不用超越,就像我们不需要超越人而变成超人;但是我们确实需要一次次去感受到自己是“人”。重温大灾难带来的惊悚,毕竟最重要的是在那惊悚的强光中看见生命的真相:生,以及生与生之间本能的休戚与共的粘连——爱。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1986年,作家钱钢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出版;1996年,钱钢作品节选进入香港中学语文课本;2006年,多部反映唐山大地震的电视作品摄制完毕,播出。

  也许人们没有意识到,在倾听和注视中,蕴涵着深沉的人道力量:在没有讲述的时候去看,在开始讲述的时候去听。灾难只有在这样不断的、真实的关切中,受难者的痛被其他社会成员感受,才可能转变成社会进步的人道基石,在经历者和关照者之间建立起共同的“人”的认识。

  其实这是我们尊重生命、自我苏醒的时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