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七部“四库”:差异背后有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03:29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七部“四库”:差异背后有故事
文津阁《四库全书》是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在现今存世的三部半《四库全书》中,它是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的惟一一部,共128架,6144函,36304册,另附《四库全书总目》20函,128册,排架图4册。

  文津阁《四库全书》原藏于承德。上世纪初,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创建之初,清学部曾奏请将它及避暑山庄各殿陈设书籍一并发交“图书馆妥慎储藏”。辛亥革命

之后,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先生积极促成《四库全书》调运。1913年,这批书从承德启运,1914年到京后暂存故宫古物陈列所,《鲁迅日记》中该年1月6日记有此事。1915年由京师图书馆正式接收。

  《四库全书》先后共抄写过七部。过去认为,七部《四库全书》的内

七部“四库”:差异背后有故事
容完全相同。上世纪80年代,台湾商务印书馆曾影印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甚便使用。1991年底,在国家图书馆杨讷研究员主持下,研究人员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与文津阁《四库全书》原书进行了核对、录异,发现集部(收书1273种)中,二本存有差异者788种,占62%;史部(收书566种)中存有差异者290种,占51%。其差异详情可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一书。

  与《四库全书》相关的各类资料,如馆臣手札、《四库全书》底本、《四库全书总目》诸种抄本与刻本等等,于上世纪前半叶也渐次入藏国家图书馆,成为特色典藏之一。

  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例,国家图书馆所藏《总目》稿本一种,抄本二种,武英殿刻本五六部,各有特点。其中,对研究《总目》成书过程、撤毁删改情况具有重大意义者,当推《四库全书》纂修馆工作底稿本和文溯阁抄本。

  文溯阁抄本,仅存一册,系卷一百四十一至一百四十二,子部小说类。正文首叶钤大红关防“文溯阁宝”,下方钤“抱残”、“董印增儒”及“北京图书馆藏”诸印。末叶钤“乾隆御览之宝”印记。正文首叶书眉处粘有黄色小纸条:“臣蔡新恭校。”蔡新,见诸《清史列传》,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四库馆正总裁。该册抄本最主要且最有意义之处是《默记》一书提要,尚未删改其中提及李清《南唐书合注》的文字。

  国家图书馆还藏有一部《四库全书总目》,系《四库全书》纂修馆工作底稿本,已残,尚存48册63卷。其特别珍贵之处,在于字里行间可见馆臣多处修改、眉批、添加浮签等等,从中可以领会馆臣在文字修饰、抒发胸臆、更正疏误、严格体例诸方面的努力以及编修过程中文字禁毁之严酷。同时,将此稿本的种种修改与武英殿本及浙刻本之《四库全书总目》比较,可印证《总目》不断修改之过程,并有助于分析上述二刻本文字异同之缘由。馆臣修改手迹尚不敢遽定何人所为,不过陈援庵先生曾于1921年见过纪昀修改的《总目》底本六十册,其“四库提要中之周亮工”(《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二集,中华书局,1982年)一文中说:“民国十年秋,余得四库馆精缮提要底本六十册,不全,中有纪昀涂改笔迹,所改多与今本同,而凡遇周亮工名,必行涂去,审为乾隆五十二年以后删改之底稿。”国家图书馆现藏之底稿本,或可参考其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