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债” 票证收藏的另类奇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06:2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公债”票证收藏的另类奇葩
在购物凭票的年代,粮票与布票是百姓生活中的奇货,也为我们留下许多回忆。如今虽然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百姓生活不用票证,但那些票证在收藏爱好者眼里却仍视为奇货。

  “公债”(又称国债券)作为收藏界中的另类奇葩,目前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关注和青睐。据了解,其中尤以20世纪50年代的公债券(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较为珍贵,价格不

断上涨,成为收藏品市场的“绩优股”。

  昨日,记者在城区雍华庭就目睹了收藏爱好者徐先生的“宝贝”——“公债”。

  文/图 记者周桂清

  票面精美时代特征浓厚

  在徐先生所收藏的“公债”类藏品中,记者看到上世纪50年代公债券,设计考究,印刷精美,颜色鲜艳。图案多数是以工农业生产为题材,很有时代特征。如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壹万元券(旧币制),蓝色,竖式设计,票面图案为大型联合收割机忙碌作业的丰收场面,右边附年息票,注明还本付息的时间和数额,以便每年付息之用;背面印有“公债条例”10条,盖有“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大红方印。贰万元券,红色,图案为卡车运输农用物资。

  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贰元券,棕色,横式设计,图案为大型拖拉机在森林中运输木材的图景,上方正中有国徽图案,象征公债的权威性,下方附年息票,背面印有“公债条例”,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大红圆形印章。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壹元券,棕色,图案为农业机械扬场打粮的图景,下方未附年息票……“这些公债券真实地记录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艰辛历程,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历史脚印,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公债”升值空间大

  与现在国债上百亿的发行规模相比,上世纪50年代公债券发行量小,如1957年全国仅发行六亿元,1958年发行六亿三千万元,虽然当时正逢人民生活困难时期,但绝大多数已经按期兑换现金和利息,被银行收回销毁,民间幸存下来的债券实物较为珍稀,在收藏市场上极难寻到,高面额的公债券更属凤毛麟角。

  据了解,1986年以前发行的“公债”市场上难觅,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上世纪50年代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和1982年发行的1元面值的国库券,这些早期债券实物更具特殊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如今在收藏品市场,小面额的公债券价格数十元一枚,品相较好的可达百元;若是大面额的珍品券,价格则高达数百元上千元。仅建国初期的数十种公债券,若想收集齐全,就要花费上万元的代价,“公债”也渐成了藏家争相追逐的一朵奇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