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迫不得已才读职业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06:24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迫不得已才读职业学校?
潘庆修
迫不得已才读职业学校?
李纲领
迫不得已才读职业学校?
成绩好的学生普遍不愿意读职业学校。 记者 肖郎平 摄由《广州日报·东莞新闻》精心策划组织的“校长沙龙”栏目首次和读者见面了!本栏目每期将邀请各位校长担任嘉宾,针对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各种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嘉宾们将把自己的见解、所思、所想、做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通过深层次的思想碰撞、相互交流、经验借鉴,一方面可增进学校同行间的横向交流,另一方面也为广

大市民提供更多具有服务性、指导性的参考意见。

  本期话题:只有差生才读职业学校?

  话题背景:中考、高考结束后,目前正是各校忙于招生录取工作的时候。经过中考,一部分人将升入普通高中,然后再经过高考的拼杀进入大学,而职业院校往往成为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去读职业学校。

  本期“校长沙龙”请到东莞育才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潘庆修、东莞智通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纲领,将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交流。

  文/图 记者赖琴(署名除外)

  现状:东莞理工科类职业学校偏少

  记者:东莞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你认为是怎样造成的?

  李纲领:东莞技能型人才缺乏可以说是一个老话题,东莞制造业人才与工科类专业关系比较大,但事实上东莞理工类学校比较少,而大多数职业学校都是以综合性为主,因此东莞职业教育机构在数量上与东莞企业需求量比例悬殊,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职业学校虽然都面向全国招生,但是近几年从内地来莞人员的整体数量在减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就是传统观念所导致的,目前职业教育还没有被大多数家长和社会所认可。

  潘庆修:传统观念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成绩好的学生首选的还是正统的学历教育,而企业需要的是可马上上手的员工,而这样的员工恰恰是一些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

  观念:成绩好只选择传统学历教育

  记者:两位刚才都提到一个观念问题,说是成绩稍好的学生,往往会选择读普通高中,再经高考进入大学,只有成绩较差的学生才会迫于无奈地入读职业学校,你认为形成这一观念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潘庆修:这与历史原因有关,因为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下,高等学历教育长期以来被社会和家长所认可,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则还处于了解和观望的阶段。而且在国家目前的招录模式下,绝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自然会流向传统学历教育院校。

  李纲领:我觉得也要正视职业教育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职业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职业学校的硬件、软件、师资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国家宏观政策还无法触及到,管理有点跟不上;另一方面,很多职业学校的管理人员和老师是从学历教育转型过来的,有些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并没有走向职业化,也就是说学生虽然进了职业学校,但他并没有接受到真正的职业教育。

  定位: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记者: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学校定位是什么?主要培养什么样人才?

  潘庆修:学历教育通过四年的学习,掌握的是一种知识体系,而职业教育掌握的是一种就业技能。

  李纲领:职业教育需要完成对一个自然人到一个职业人的转化,在职业教育中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但是目前职业教育的这种职能转化还没能完全实现。事实上学历并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之所在,最重要的还是就业技能的培养。

  就业:模具数控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记者: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一年比一年困难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目前职业学校设置的哪些专业和培训最为走俏?

  潘庆修:职业教育学生动手能力强,因此企业在招聘技能型人才时,都比较喜欢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以职业教育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比较好,很多职业学校就业率达到95%以上。目前,工科类、机械类、电子类的学生最受青睐,具体而言,模具设计、数控、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发展:学历和职业教育趋于平衡

  记者:你觉得东莞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如何?

  李纲领:就人才比例的结构性短缺而言,企业真正需要是一些有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从社会体系的分工以及企业用人的要求来讲,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也会促成家长对此更加接受。另一方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指导会越来越到位,大环境也会促进职业教育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我个人认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将来会趋向于一种动态平衡,社会会更公平客观地看待两种教育体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片面、偏激地看待这个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