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者亲历黎以战火:我的贝鲁特战地日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09:29 新华网

  【提要】为了保证新华社在黎巴嫩的声音,分社兼本报记者汪静舒和她的爱人兼同事老潘留在了贝鲁特,她在日记中记录了黎以炮火下的生活

  

记者亲历黎以战火:我的贝鲁特战地日记[图]

  一名真主党支持者在废墟边表示不会被以色列的轰炸吓倒。

  

记者亲历黎以战火:我的贝鲁特战地日记[图]

  被炸伤者充斥着贝鲁特的医院。

  

记者亲历黎以战火:我的贝鲁特战地日记[图]

  大批难民准备撤离贝鲁特。

  凌晨6点多钟,我和爱人被轰炸声惊醒。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12日袭击以色列军队并抓走两名以军士兵使长时间以来不瘟不火的黎以冲突骤然升级。不过,在这声惊雷之前,以军的报复行动主要集中在真主党武装控制的黎巴嫩南部地区。

  难道战火已经烧到了贝鲁特?

  7月13日 星期四

  “不好,可能是以色列轰炸了贝鲁特近郊目标。”我的爱人潘立文突然从床上坐起,他跳下床,飞快地朝办公室走去。

  电话那边证实了老潘的猜想。听老潘说以色列飞机轰炸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哈里里国际机场的跑道。据说机场有三条跑道,以方轰炸了其中的两条。还轰炸了贝鲁特以南20公里处的两座叫达姆尔的桥(一新一旧),从而切断了贝鲁特通往南部的交通要道。

  消息发出后他决定去哈里里国际机场和被炸的桥梁采访。我站在阳台上看着他开车出去,有点担心,因为炮弹是不会长眼睛的,可又不能阻止他,我深知干新闻这一行,不到现场是写不出好新闻的。

  我在家的等待是一分一秒地熬,无法静下心来只好在走廊里来回走动,一听到外面的爆炸声,我的心就悬起来,盼着他赶快回来。

  老潘回来了,黑色的皮鞋几乎变成白色,衣裤上布满了灰土。

  回来后他立刻开始写稿并往总社传照片。这儿网络很落后,至今没有宽带,还是拨号上网。而且分社就一个号可以上网。由于以色列的轰炸,造成线路损坏,电时有时无,电脑有时也出故障,经常是一张照片要传几次才成功,而且传起来特别慢。一向说话不会带脏字的老潘急得骂了两句。就算是战争带给人的改变吧。

  但这才是开始。

  7月14日 星期五

  贝鲁特的夏季,天空很少有云,今天有些反常,不过究竟是云还是硝烟已分不太清楚。

  由于以色列的交通封锁,大家担心生活用品短缺,都去超市抢购生活必需品。下午我们也去了超市,一是想储存些生活必须品。二是想了解一下普通百姓的心理和市场情况。超市里挤满了购物的人,货架上的食用品已基本被购空。上货员不停上货,可还是供不应求。

  以色列的轰炸比昨天密集了。强烈的爆炸声震得分社门窗颤动。我们怕强烈的爆炸会把窗户玻璃震碎震飞伤人,于是晚上抬了个床垫挡住了玻璃窗。这样做还是第一次。

  7月16日 星期日

  凌晨,以色列又开始了对黎巴嫩的轰炸。贝鲁特市区一片漆黑阴森。

  街上行人稀少,商铺关门。往日汽车拥堵的马路上现在少量的汽车在行使。今日的贝鲁特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喧闹。

  使馆出于安全考虑,开始撤离在黎巴嫩的中国公民和华侨。当天将有6名中国公民通过黎巴嫩陆路关口进入叙利亚境内。前一天,包括部分驻黎中资公司成员、香港游客在内的51人在使馆王书平参赞以及其他官员的护送下,安全地进入叙利亚境内。

  7月17日 星期一

  凌晨3点多,我们被突来的电话铃声惊醒,是同事王昕从使馆打来的。她告诉老潘有紧急情况,刘向华大使让他速到使馆开会,并让我赶快收拾行李,随时准备撤离。

  老潘去使馆开会,我的心忐忑不安,不知局势将会怎样发展?

  我迅速把衣柜的衣服仍到床上简单挑选几件,胡乱塞进箱子。转眼间,房间里被我折腾的乱其八糟。

  不久,老潘从使馆开会回来了,说“外交部来电,出于安全考虑,留下8名包括刘向华大使在内使馆馆员留守,新华社和使馆部分工作人员及家属凌晨6点全部撤离”。这消息来得太突然,北京的总社还不知道此事,我们走了发稿怎么办,新华社在这儿没了声音,这是大事。

  离撤离的时间还有2个多小时。老潘立即与北京联系,北京决定老潘和我留下,王昕撤离到叙利亚待命。这时距出发时间还不到半个小时。

  当载着撤离人员的汽车开动时,我们和使馆留守人员与他们挥手撒泪而别。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

  7月18日 星期二

  由于黎巴嫩安全形势不断恶化,使馆决定让老潘和我从分社搬到使馆大楼地下室掩体里住。大使亲自打电话通知老潘。

  地下掩体确实比较安全,听说掩体周围墙壁都加了防爆网。但里面空气不好,而且通风设备噪音很大,由于刚开始不适应掩体的环境,加上外面的不时响起强烈的爆炸声,我和老潘一夜基本上没有入眠。很难想象使馆同志自以色列13日开始轰炸就住进了地下掩体。由于空气不好,缺氧和劳累,他们的体重都在明显下降。但从安全考虑还是得坚持住下去。毕竟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们去做。

  7月19日 星期三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区上午遭到以色列两枚导弹袭击。这是黎以冲突升级以来,贝鲁特市区首次遭到直接打击。以军直升机发射的导弹击中了艾希拉菲亚区一个基本被闲置的院子,院中两辆吊车被炸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老潘在现场看到,被炸的两辆吊车停在靠近院子东墙的地方,吊车的发动机已被完全炸毁,院子的地上还留有导弹的残片。

  伤亡仍在增加。在马路上可以看到大批难民往北逃,从黎巴嫩南部投奔黎巴嫩北部、从贝鲁特南郊逃到贝鲁特北部。

  7月21日 星期五

  今天老潘又要外出采访难民。我怕他一个人出事,就坚持陪他一起去。由于传说以色列要炸贝鲁特市的公路隧道,我们只有绕远路进入贝鲁特中心市区,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找到了萨纳伊阿公园。一进公园大门就看到到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不过他们不是来此享受的,他们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躺在地上铺的垫子上,一派嘈杂、混乱。

  在公园中心一个干枯的大水池边,志愿者正在向几十名难民儿童分发学习用具和儿童书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领取发放品,一个名叫穆罕默德的6岁小朋友天真地向我们展示他刚刚得到的一本儿童书。他们似乎还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园。

  看到老人和孩子,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7月23日 星期日

  由于使馆组织的第六批华人华侨今天早上要撤离黎巴嫩,所以我和老潘起床比较早。这批撤离的中国公民和华人华侨共有24人。使馆人员也是一大早就起床了,大家忙活着往运送侨胞的大巴士上搬运矿泉水和其它饮料,并将国旗覆盖和固定在巴士的顶上,以让以军看清楚这是中国的撤侨车辆。

  7点钟不到,侨胞们携儿带女在使馆门口聚集,7点准时出发。我看着远去的巴士,心中暗祝他们一路平安回到安全的祖国。

  7月24日 星期一

  贝鲁特总算过了一个平静的日子。今天从早到晚,在贝鲁特没有听到轰炸声。美国国务卿赖斯来到中东访问。

  7月25日 星期二

  夜晚约11点钟,我们接到消息,以色列袭击了黎南部边界地区的联合国观察员的一个哨所,包括一名中国观察员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我和老潘一直守侯在电话机旁等待进一步的消息。他不停地给使馆迟武官打电话询问新的情况,直到26日凌晨3点多,才证实我观察员杜兆宇不幸遇难。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老潘急忙将这一消息发回了北京。杜兆宇的家人会怎么想,我不敢再想下去。

  为我们、也为所有被这场战火折磨的人们祈祷。(驻贝鲁特记者 汪静舒)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