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奎海含泪再捐儿遗体》续 贫穷不移报恩之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11:33 青岛新闻网

  

《王奎海含泪再捐儿遗体》续贫穷不移报恩之心
《王奎海含泪再捐儿遗体》新闻追踪 贫穷不移报恩之心

  上周,本报独家刊发了《王奎海含泪再捐儿遗体》消息,引起读者关注。是什么力量让这个特殊的家庭度过数十载风雨?为什么这个家庭捐出两位逝者的遗体且全家签下捐献协议?昨日,记者再次走进这个崂山深处不平凡的家庭。

  他在村里有口皆碑

  “他是个大孝子,在远近村里都是出了名的。”王哥庄街道办事处王山口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孝渊竖起了大拇指;“王奎海拿媳妇真是好,十几年这样真不容易,是个好丈夫。”村民王思夏感叹道。王奎海在村里有口皆碑。

  “从来没见他红过一次脸,”提起父亲,大女儿王红掉下泪来,“虽然我们家很不幸,但是我们家却很和睦。奶奶是父亲的继母,可是他把老人照顾得特别周到;母亲在床上瘫了10多年,从来没见父亲朝母亲发过一次火,到最后两年母亲吃饭咬不动的时候,父亲煮好饭先尝一遍,不软就再煮一遍,一直跟着母亲吃烂饭。”

  王红告诉记者,父亲的言传身教感染着后辈,妹妹王丽这两年病情发展得很快,也已经卧床不起了,妹夫邢志强在王奎海的感染下,对妹妹也十分爱护,“不管在多远的地方打工,晚上一定回家给我妹做饭喂饭,晚上隔两小时给我妹翻次身……”

  再穷不移责任心

  刚刚离婚的市民董女士打电话向记者感叹,能数十年守着重病妻儿的丈夫不多见。在王奎海那里,“一个家庭,不管怎么样都要在一起,我有这个责任。我从来没想过要离开他们。”

  这个家里外间除了两张床,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吃饭的盘子、碗没有一个完整的……这里却充满了家的温馨与包容。王奎海教育家中患病的儿女,只要不倒下,就要学着自食其力,不拖累社会。1995年,在村里的帮助下,王奎海刚患病不久的儿子王振翰开了个小卖部,那年他才17岁,“他名字里的翰就是照着夏明翰给取的,希望他像英雄一样勇敢。”这个小卖部,一天仅能营利三四元。但就是这样,王奎海还不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别人,“有些邻居短时间内家里确实困难,所以我就不要钱,等以后再说。”小店的赊账已达两千多元。

  “捐出全家”为报恩

  “捐出全家,就为了报恩。”说起“恩”情,平时内向寡言的王奎海像打开了话匣子:十几年来,我们家一直拿着最低生活保障的钱,现在一个季度涨到了465块;村里照顾我们,特批了地盖起了这个小卖部,把家从山上搬到了山下,书记过年还专门来看望我们;我工作的海洋化工集团领导特别批准我在上班期间可以回家照看一下病号,年底还发了特别补助;村里邻居更是帮助不少,孩子病重不能看店卖东西的时候,邻居们为了让我们多挣点钱,都自己到店里拿了东西后,自觉付钱、找零钱,从来没错过……而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更让王奎海笔笔都记在心上:在听说了家庭的困境后,崂建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人王孝云捐出了2000元;村里的农村合作社党员捐款也送来了;山大医学研究中心民生门诊部主任李勇前天送去了2000元捐款……

  “我们没为社会为国家做些什么,反而让大家为我们操了这么多心,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所以,思来想去正好看到报纸上介绍遗体捐献,就一下子想到了,我们什么也没有,如果遗体能对国家有用的话,就算捐出我们自己,我们也高兴。”

  王奎海背后是捡回的3张励志塑料挂图,在阳光的折射下格外耀眼,其中一张上写着白求恩大夫的一句话:“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贡献。”

  记者至今记得3年前第一次到这个家庭时看到的一副春联:“赞扬三个代表,感谢党政领导”,横批“永不忘本”。这是没有文化的王奎海自己构思的春联,这句话发自肺腑。仇瑰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