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间赈灾车队背后的隐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13:14 信息时报

  ■编辑点评

  满载着捐赠财物的车辆,踏上了温情而又曲折的救助之路。在大灾面前,热心的公众自觉地行动起来,以一种自发的民间捐赠形式,送上了每个善良人起码的良心和人道救助。

  应当说,这些由网民自发组织的捐赠行为,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民间赈灾救助意识的觉醒。我们把未来社会定位于一个慈善社会,然而,只有民众慈善观的普及,才能培育起一个慈善社会的理念。在这次洪灾面前,相识不相识的人们再次展现了国人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在政府已经迈出了人道主义救援的步伐之后,这些纷纷而起的网络捐款、民间组织捐款,可谓用爱心的绵延传递着慈善之举。

  然而,网友们历经艰难,亲自将所捐财物送到灾民手中,多多少少还是透出了些许信息。

  按道理说,网友们完全可以通过政府相关机构,将财物转达到灾民手中。而这也是当前赈灾救助的主要途径。但他们宁愿跋涉当面赈灾,一方面或许是他们想亲身感受一下灾难的困苦,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出于对政府捐赠机构的不信任。社会不时传出的“救灾物资管理混乱、使用随意、缺乏手续或手续不全、监督不到位”等新闻,使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在民众眼中大打折扣。出于自己的捐款能否确实送达受助者手中的疑虑,才选择面对面的原始传统赈灾方式,也许是一种爱心背后的无奈吧。

  面对着民间捐赠意识的复苏,如何找到一个民间捐赠和官方捐赠的切合点,或许是当下赈灾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李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