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易中天:由教授变明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14:2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本报记者邓琼 实习生 于照 图/本报记者何奔

  上央视品评《三国》出书搞无底价竞标自称“萝卜史学家”

  在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之前,易中天教授完全没料到自己会红得像“超女”一样。

  他的追随者有专用名号“易迷”、“乙醚”,在网上有专门的“易中天吧”;他在北京的签售会因参加者太多而被公安部门叫停,他在成都街头出现则引发了交通堵塞;他的书未出先红,引来12家出版社参加中国出版界破天荒第一次“无底价竞标”;他冷对来自媒体和学术界的不同声音,宣称“人生的道路只有两种: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一是走别人的路自己说。我的决定是不让自己说”。易中天和他的《品三国》成为2006文化圈里最受人关注的人和事。

  昨天,易先生来到广州黄埔书城进行新书《品三国》的签售,记者与他进行了坦诚而有趣的交谈。

  易中天档案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从2006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开讲《品三国》,极速走红,风靡全国。《易中天品三国》(第一部)引来12家出版社参与无底价竞标,最终上海文艺出版社以首印55万册、14%版税的标书中标。

  

易中天:由教授变明星

  《品三国》书稿是无底价竞标不是拍卖

  “版税1400万我也受之无愧”

  记:《品三国》的书稿是破天荒无底价竞标,所得稿酬也很高,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也有一些非议,您觉得您的书是物有所值的吗?

  易:首先,很多人把这次竞标说成是拍卖,这是完全不对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拍卖的标准只是价格,出200万元的肯定把出180万元的比下去;但竞标的标准不同,不光是出价高低的问题。我们的标准是看首印数乘以税率所得的那个评标数。比方说,甲出版社出税率15%,首印20万册;乙出版社是10%的税率,首印40万册。最后,是400万元的这家中标。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是分成比例高的中标,而是发行量大、发行面广的中标。这种竞标与拍卖有本质区别,不是光冲着钱去的。而且我们对中标的出版社有个请求,请他们尽量压低书价。

  记:您拿的稿酬那么高,又要求把书价定低,有人觉得这更矫情,您觉得呢?

  易:本来我还可以得更多呢。而且这是我该得的,市场决定的,能多高就多高,别说140万元版税,就算后面再加个零,我也受之无愧。

  一不留神成了“大众情人”

  需要有人把学问变成“萝卜”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曾不止一次说过,自己本来是想当一位平民学者的,但一不留神却成了大众情人,不知道您如何概括目前这种对大众讲读历史的方式?人们用“戏说”、“大话”或者“麻辣史学”等等来定义,您自己的定义是什么呢?

  易中天(以下简称“易”):外界的说法很多,但我觉得那些都不太准确。你这个问题问得正是时候,就在本月19日我在南京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的说法。在读者见面会上,我们谈起南京人的性格有点像“大萝卜”———没心没肺!

  可是我很喜欢南京这种“大萝卜性格”,而且愿意把自己讲述历史的方式称作“萝卜史学”。这是因为:第一,草根。萝卜就是草根,植根于泥土,亲民;第二,有益。多吃萝卜有好处,这东西很便宜很贱但很有好处;第三,萝卜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可以荤吃也可以素吃,正符合我的追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记:那您是如何选择了这条道路,形成自己“萝卜史学”的风格呢?

  易:至少有一部分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应该直接面向广泛的人,包括当下正在活着的这些人,应该有一部分人文学科的学者走出学院、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大众,走向人生。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必须要让他们听得懂;第二,必须让他们有兴趣。这就是我们最后总结我所做电视节目的成败标准———看人们是否“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记:您读了城、谈了男人女人、讲了汉代风云人物、品了三国,但您的职业是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美学、文学和哲学等许多领域的研究,所以有人说您不务正业,请问您怎么看?

  易: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正业。我觉得作为一名人文学科学者,只要你的工作是以人为本就是务正业了。你们只能说我“不务专业”,不能说我不务正业(笑)。

  沉思良久回答记者“品味与趣味”的提问

  “明星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

  记:大众喜欢您,是因为您看事物或历史的视角与我们是“平齐”的;但这又是学术界某些人所垢病的地方,认为这缺乏学者的严肃、高度和品位。您怎么看这问题?学者的品位必须与大众的趣味保持距离吗?

  易:你这个问题很好,对我有启发,我要认真思考一下如何回应。(沉思良久)

  这就要区分品位和口味。打个比方,海鲜营养价值很高,四川人不喜欢吃白灼的,可以“海味川做”。口味不等于品位,一个精神产品有没有品位,在内容不在形式,它能不能为大众接受,在形式不在内容。只要表达方式符合大众口味,品位越高越受欢迎,大众其实是希望高品位的,人往高处走嘛。问题是你要给他搭座桥,所以我的追求是“大众口味,学者品味”。

  记:现在的学者有很多依然在书斋里苦研、苦修,但也出现很多您这样外人看上去很风光的学者,像余秋雨、刘心武、王鲁湘等等。您习惯目前这种“满天飞”、上街都得戴墨镜的生活吗?您有多少时间看书和研究?

  易:不习惯也得习惯。因为天底下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东西,我既然追求广泛的影响力,就必得付出奔波和频频受到外界骚扰的代价。现在除了继续录制《百家讲坛》、准备《品三国》下部以及学校的本职工作,我基本不接其他任务了,尽可能坐下来看书。另外,我不会浪费哪怕一分钟的时间。我每到一处都有一个要求,就是不宴请、只吃工作餐,吃饭时一定要谈工作,第二是飞机上一定看书。

  独裁权力“带坏”曹操

  奉劝教授们不要小看大众探求真理的能力

  记:能谈谈你的历史观吗?为什么您对曹操这个人物如此看重?

  易:我反对把历史上的兴衰成败、是非对错简单归结为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归结为道德问题。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制度问题,而制度的背后是文化。例如,本来挺不错的人一旦当了皇帝,他就成了王八蛋。一涉及到王权问题、王位的继承问题就没有好人了。你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还有宋太祖、清康熙,再英明,再仁慈,也无一例外残酷地捍卫皇权。

  而曹操最能体现我刚才谈到的这种观点。在曹操身上,善与恶是并存的、而且都很突出。他的人生道路,也是一个由“不太恶”到“比较恶”的过程,可以说是少年“顽劣”、青年“英雄”、中年“枭雄”、晚年“奸雄”。他滥杀无辜,只是为了权力;而之所以能这样干,也是因为拥有权力,并且是不受监督、制约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才是比任何恶人都更可怕的万恶之源。

  记: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讲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呢,觉得自己会误人子弟吗?

  易:曾有人发表评论说,我不是“误人子弟”,而是“娱人子弟”。我非常感谢这位先生没有把“娱乐”的“娱”,写成“愚蠢”的“愚”,手下留情。其实,喜欢我的观众中很多是很理性的,包括年轻人。他们说:“我们喜欢易老师,不妨碍我们反对他某些观点;我们反对他某些观点,也不妨碍我们喜欢他。”举个例子,在成都的读者见面会现场,一个11岁的孩子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一直称道诸葛亮是忠心的,但他这是忠于人民、国家呢,还是忠于刘家呢?”这孩子在听了《品三国》后自己读完了《三国志》,他思考得非常深入。

  所以我奉劝某些自命不凡的教授不要小看我们的观众,如果我的一些说法有误,他们是会思考和分辨的,并不像某些媒体说的那样盲目追从。探求真理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谁都不能代替,我如果能激发他们学习、探索新事物,就很值得欣慰了。

  ■链接

  易氏《三国》语录

  □就在青梅煮酒的八年之后,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从山林中走出,成为刘备的总参谋长,并帮助刘备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刘备咸鱼翻生了。(讲诸葛亮出山)

  □孙策就是孙帅哥,周瑜就是周帅哥。帅哥总是招美女爱的,而帅哥也是喜欢美女的。他们两个果然娶到了两个最漂亮的女孩子———大乔、小乔……那时的周瑜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去忌妒别人?怎么会被别人气到吐血?我们妒忌他还差不多,反正我是挺羡慕他的。

  □空城计不符逻辑啊,司马懿十万大军开过来了,他诸葛亮叫几个老兵去扫地,大开四城门,再叫两个小孩在他身边,他自己呢,拿着张琴唱卡拉OK……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