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省会二环路现象(4)专家建言打破"隐形城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0:55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王春红 实习生梁雪云 马晓芳/文

  新闻提示

  十年前,二环路全线通车;一年前,省会三环路破土动工。或许,十年之后的三环路又将成为一个今日的二环路。随着城市的发展,“二环路现象”应该会逐步消失,但类似

的“二环路现象”会不会又在三环路两侧出现?是不是每个“环路现象”,都要依赖下一个环路建成来解决?城市经济都要靠环路来拉动?建设下一个环路之前如何避免“二环路现象”再度发生,已是相关部门需要深思的课题。

  ■专家访谈

  人为因素形成“隐形城墙”

  采访人物:韩群。现年82岁,1948年来到中国第一个解放城市石家庄。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他起草了《城市规划说明书》。1980年,在石家庄建委担任总工程师一职。

  近日,记者就“省会二环路现象的成因、根源及如何弥补等问题,采访了“石家庄城市规划第一人”韩群。

  记者:对省会二环路内外两侧近几年形成的明显差异,您作为一个老城市规划专家有何新想法?

  韩群:贵报对省会城市规划建设十分关心,你们对二环路建设过程及“二环路现象”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做了大量调查,反映出二环路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出现的一些问题,使我非常惊讶。我于1991年离休,二环路规划设计从未邀我参加或审查,只是在西二环完工后请我们老同志到现场参观,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二环规划总宽度60米,用地过于紧张。二环路主要是为减少过往车辆对市内路网的压力而修,过境车辆及重载货车较多,车速较快,随车带来的污染较为严重,车道间分隔绿化带本应加宽,西二环的绿化带却设计得很窄,约2米。路边各项建设也未按规定的严格尺寸向后退让,如各建筑设施必须向红线后退留出人流和存放出入车辆的位置,如不预先留出,随着城市发展,车辆拥堵将束手无策。可以说,没有预留未来发展可拓宽的弹性空间,是西二环规划管理存在的一个隐患。

  记者:您如何看待“环路现象”?“环路现象”合理吗?

  韩群:所谓“环路现象”,即“出入二环路”演变成“出入市区”的概念,从而逐渐形成城建投资项目及城市管理、商业服务、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幼儿园和中小学等建设在二环路内外存在显著差别的现象,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人为因素造成,而并非二环路建设本身带来的必然结果。目前“二环内外两种待遇”形成的一种不正确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方式是不应有的“怪圈”。

  记者:对解决目前的“环路现象”您有何建议?

  韩群:要改变认为造成的“环路现象”就必须从改变当事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二环路工程规划和城建管理方法入手,进而逐渐改变“二环现象”给附近居民带来的种种不便,这样才能转变既有观念,消除“二环现象”怪圈。

  另外,还要从规划理论上完善二环规划理念和规划设计方法。首先应把二环规划纳入城市规划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它看成独立、简单的环路进行规划,应在规划二环路的同时将其涉及区域同样纳入规划内容。既要考虑增加生产性建设项目,如污染小、产值高的电子、制药、食品业等项目;考虑基本设施的建设,如居住小区规划、各种线路管道规划;考虑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如商店、购物中心、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文化中心、体育场等,都要统一规划逐步形成。

  二环路修通后,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村庄就已经成为市区的一部分,就应该有计划地把这些村庄划归城市,其村民也应由农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实施城市规划建设各项法令及城市管理的各项政策,其中包括城建投资计划也要纳入市政府统一计划内。如此一来,二环以外居民购物难、上学难、托幼难、看病难、喝水难、供电难、供气难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石市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城市规划建设起步阶段,仅有少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部分干道开通工程,但在道路规划的同时即完成了相关地区的各项线路管道、绿化、引水、供电、煤气、热力、供水排水、文体、购物、学校、托幼、医疗等设施的规划,并逐步建设,而从未产生类似“和平路现象”、“建设大街现象”,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

  在石市“一五”建设期间,曾几次将纳入市区的农村划入市区,并完全按市区法规管理农村,防止了农村私建商品房等无序状态。

  消除“二环路现象”要经过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需要一定时间和资金投入,统一规划、精心管理、逐步实现。

  ■专家支招

  城市管理要突破二环

  对于如何破解“省会二环路现象”,省会有关专家认为:城市管理需要逐渐规范,也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关注、相互配合。城市各个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城市形象不光要看城区,更要注重城乡结合部。外地人进市第一眼先看到的是城乡接合部,而目前石家庄最疏于管理的也正是这些地带,这也是石家庄市城市管理的老问题。城市管理者应该有超越、突破二环路的概念,树立大城市概念。目前石家庄市的行政区划分已突破了二环路,二环路以外的农村也已纳入了城市管理范围,就应该统一管理,消除环路两侧管理不同的现状。

  发展社区便利店

  对于二环路沿线商业网点少、居民购物不便,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曹润亭秘书长认为:可发展社区便利店,尝试在县乡级发展“农家店”来解决环路外商业网点过少的问题。省会超市要进一步发展,应考虑深入到各社区及各个县市布点。

  随着1+4(即石家庄+栾城、藁城、鹿泉、正定)组团的逐步形成,商家也要尝试发展社区便利店。在城区可以考虑发展社区便利店,在县乡级的可以考虑发展以农家生产资料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农家店,从而扩大市场,增加竞争能力。

  ■网友建议

  政府应给予二环外发展政策倾斜

  省会一刘姓网友认为:“二环路现象”涉及省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政府引导、大众认识、投资回报等。“二环路现象”实际是人为因系造成,是人们观念的错误,要想消除这种人为的“隐形城墙”,要从政策引导与城市发展共同作用下进行,扩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建议省会政府部门对二环外的发展给予政策上倾斜、城建上支持、行政办公地外迁等手段进行引导,以促进环路外的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并带动沿线周边公交线路的分布和延伸。

  ■网邮热读

  二环内外两重天

  省会居民王旭反映:我是去年从西二环外搬到建华商场附近居住的,通过二环路内外的对比,发现二环路以外自有它的好和坏。先说其中的好:一是消费低,房产及各类生活消费都很便宜。二是环境相对较好,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较小。再说其中的坏:一是交通不方便,二环路好像是各类交通工具的一个“分车岭”,就连各单位的职工班车也以二环路为界,二环路以外概不接送。二是治安环境较差,二环外是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大,社会治安相对较差。三是市政配套设施、公益事业落后。居民就医难、孩子上学难。那里很少有综合性的大型省市级医院,难得有教学质量高的中小学,大型综合性商场也寥寥无几。随着城市发展,三环路通车指日可待,二环路外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未来的三环是不是又会成为另一个“分界点”呢?

  关于公交59路

  市民小王反映:我家住南二环和友谊大街附近,经常走二环路。现在二环路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二环路周围也在逐步形成生活圈,比较大的超市、生活区、高校都在增多。像公交车,近3年内,48路由原来的中巴改成大巴,58路开通,59路开通,现在又增加了一些,坐公交车越来越方便了。

  不过,目前有很多公交路线还不太合理。今年年初,省会开通了环绕二环路的数条公交线路,基本上能够达成闭环线路,但59路这个第一条开通的二环路公交线路,尚未做到闭环行驶。目前59路公交线是从中华大街市交管局—留营保龙仓超市,主要服务于南二环西部至西二环路段,解决南二环西段、西二环沿线居民的出行难问题,我建议,59路车的起始点放到胜南客运站,或者延伸到桥东,因为从中华大街市交管局到胜南客运站仅有2站地的距离,另外胜南客运站的客源非常多,如果把59路放到胜南客运站或者向东延伸,乘客就可以直接从胜南客运站到达桥西西二环区域,不必再转乘109路公交车,再去火车站转车。一些59路的司机师傅也感觉起始点如果放到胜南客运站,会增加不少乘客,对于59路车来说,也非常有利。

  (记者王春红 实习生王娟 马晓芳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