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执政能力的“硬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4:40 舜网-济南日报

  《瞭望新闻周刊》刊登记者专稿说,经过10余年的公务员队伍建设规范化,我国的党政干部队伍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基层机关公务员形成了以“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为主体的格局。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地方,不少年轻干部理论知识强、文化素质高,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不会与群众打交道;他们台上能演讲,台下却不会谈心;能走省出国招商引资,却不善走街串户排解民怨争取民心。

  记者在广东、江苏、浙江的区县采访中有一个感觉:老乡村书记、老车间主任出身的干部,不管豪放还是内敛,不管能说会道的还是寡言少语的,对世态人情都有着通透认识,他们对群众的心理把脉很准,跟老百姓共闯难关共同收获、折服“刁民”息讼止争的悲喜经历让人心驰神往。而一些年轻干部,谈话中名词术语、战略思路层出不穷,每一句话听起来都很精彩,而对群众的愿望、要求却比较陌生。一位乡党委书记10年前大学毕业,分配到县机关。为了到基层施展才能,踏踏实实为农民办点实事,前年通过全县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当上了乡党委书记。两年后记者采访他时,他却四处想办法往县机关调,说是“不管什么职位,只要能走就行”。他说,与农民打交道我实在是做不来。

  江苏省信访局局长王庆元说,一些年轻干部,开大会可以宏篇大论滔滔不绝,但不会与群众面对面、人对人地谈心、对话。由于缺少直接接触沟通,与群众缺乏互相了解,真正面对群众时自信心不足。有关专家称,现在,我国公务员制度逐渐向文官体系过渡,这种国际流行体系中,公务员主要是按既定法律法规和程序处理行政事务,较少承担直接做人的工作的职责。但现阶段的中国国情是,党政干部集决策与执行于一体,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文官体系的那一套。我们一些基层干部若不善于与群众打交道,不善于化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那这将成为执政能力的“硬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