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比“读经”更重要的是公民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7:32 大众网-大众日报

  7月30日,第三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北京地区诵读表演暨“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与素质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市少年宫举行。按照计划,第三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将于8月8日在古城西安举行。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简称“读经”)活动,是近几年来一些团体和个人倡导的一项文化活动。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2004年和2005年在香港和北京举办了两届大会,2004

年,有人编纂了一套“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包括了从《诗经》、《孝经》到王阳明《传习录》在内的19部儒家经典,专供3岁至12岁的孩子朗读背诵。据称,中国目前仅儿童就有800多万人参加“读经”,这项活动的群众基础大有不断巩固之势。

  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个人对传统经典多一些了解,多吸收一些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可以提高他的人文修养,塑造坚韧的品质,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但是,也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另有不少糟粕与毒素,集中表现为教人做臣民而不是做公民,做奴隶而不是做主人。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激进的思想先驱痛感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疴太重,积弊太深,认定传统文化是导致国家贫弱和政治腐败的罪魁祸首,高喊“砸烂孔家店”,与传统文化决裂。

  时至今日,“五四”确立的民主、科学两大主题仍任重道远,比号召和组织声势浩大的“读经”活动更重要的,应当是在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进行公民教育。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样态应该是公民社会,社会转型的历史性任务,对公民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

  与“读经”大异其趣的是,公民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国民自觉的、健全的公民意识,让国民知晓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政府和公民各自在宪法中的地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公民教育最终是要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培养具有自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契约意识的“主人”,而不是要训练出懵懂蒙昧、因循苟且“奴隶”。

  ——北京青年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