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见到这孩子,请您先收留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9:00 沈阳网-沈阳晚报

  

见到这孩子,请您先收留他!
走失的孩子“你好,我是赵金凤,孩子一直也没找到,我想通过晚报告诉广大读者,如有找到孩子者,酬金一万,见人付款……”7月31日9时6分,一直在寻找孩子却多次错过的赵金凤给记者发了这样一条短信,随后对记者讲述了两个多月以来她找儿的经历。

  多次与孩子错过

  7月14日,本报对赵金凤来沈找儿子一事进行了报道,并将记者电话设为寻人热线。见报后,记者陆续接到数十位热心市民的电话,并将读者反映的关于孩子的所有信息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孩子的母亲赵金凤,但可惜的是,母亲与孩子总是错过,未能相逢。

  赵金凤对记者说,她非常感谢沈城的热心市民,他们不仅为她提供了很多线索,而且也给她增添了几分希望,可是因为所获得的信息都是孩子几天前甚至十几天前的行踪,等她去现场时,孩子又流浪到了别处。一次次的错过,让她承受了一次比一次重的痛苦,她现在真的有些支撑不住了,眼看又见连雨天,孩子该怎么过呢?

  “悬赏”万元寻儿

  “我现在一点关于孩子的线索都没有了,但我没想过放弃,虽然我没有收入,可是只要谁把孩子找到,我愿意拿出一万元来酬谢对方。”赵金凤对记者说。

  赵金凤说,她知道孩子就在沈阳,可是因为没有丝毫线索,只能每天盲目地一路打听一路找。为了省下在沈阳的住宿费用,她每天往返于沈阳和抚顺之间,而在沈阳,各个城区都留下了她的身影,现在正在农闲的哥哥和弟弟也来到沈阳找孩子,但却未见孩子的任何踪影。如今白天她奔波在沈阳的大街小巷,而晚上却只能对着窗户,默默等待,有时她还发疯似地哭喊孩子的名字。

  赵金凤说,孩子一米七三的个头,身体偏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左手第二手指有残疾,而且胸口有10厘米左右的伤疤,希望有好心人看到这样的流浪孩子先留住他,一旦见到孩子,她一定好好谢谢好心人。

  本报寻人热线88811685继续开通,希望广大读者帮帮这位正在焦急寻儿的母亲。本报记者刘宏伟摄影孙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