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6年“妇唱夫随”共走拥军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9:05 大河网-大河报

  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油坊大队的任银珍只字不识,但她知道部队的事是大事,她常说:“咱们虽穷,但咱们能出力。”

  26年前,武警洛阳支队的教导队营房刚破土动工。20多岁的任银珍每次见到在训练场和建设工地上生龙活虎的子弟兵们,都备感亲切。一天,看到官兵在露天的工地上吃饭,她随口问了一下菜价,才知道部队买的菜比市场价高得多。第二天,她早早来到了教导队,

对干部讲明情况,她说:“你们挺不容易,如果能信得过我,我跟你们一起去买菜,肯定会便宜一些。”那天在任银珍的帮助下,部队用同样的钱买回了比平时更好更多的蔬菜,看着官兵们的笑容,任银珍心里乐开了花。

  此后,任银珍经常早起到菜市场帮助部队买菜。

  官兵们经常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衣服容易破,任银珍农闲时就搬来缝纫机为官兵们缝补衣服。20多年来,她补衣服上万件,从没要过一分钱。教导队有三亩菜地,官兵平时浇水浇粪都得靠手提肩扛。任银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两个多月后,她用拾破烂换来的550元钱为官兵们买了一台小水泵。

  任银珍为官兵做好事,时间长了,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嫂子”。

  妻子做好事受到官兵尊重,丈夫也不甘落后。

  任银珍的丈夫郭安勋原是锅炉工,教导队安装锅炉后,他就义务教官兵烧锅炉,为部队培养锅炉工,部队任务繁重时他还为官兵义务烧锅炉。老郭还是个农副业生产的好手,每年他都帮部队选猪种,给猪看病。

  任银珍和郭安勋的儿子郭峰从兰州医科大学毕业后,多家医院争相聘他,可夫妇俩非要儿子到部队。刚开始,儿子不太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后来,通过夫妇二人做工作,儿子高高兴兴地来到部队。老郭教育儿子“心中要时刻装着他人”,儿子把父亲的话牢记心间,战友们哪个睡不香、哪个感冒了,他都记在心头,帮在实处。

  □记者李红汛实习生张黎光通讯员李新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