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恼人的“冒牌夏令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9:58 沈阳网-沈阳日报

  英语夏令营变成了“作业辅导班”、海岛果园夏令营则成了“忆苦思甜集中营”。7月31日,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受各类广告宣传的诱惑,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五花八门的夏令营,结果主办者偷换概念,让家长和孩子们很不舒服。

  名为夏令营,实为旅游团

  暑假刚刚开始,家住皇姑区的李女士就给读小学5年级的孩子报了一个“名校夏令营”,旅行社的宣传卖点是“游清华校园,听状元讲座,还有拓展训练”等等。李女士的孩子向往不已,交了2300元钱,参加了7天的行程。但孩子回来后说,所谓“游清华校园,听状元讲座”,不过是导游领着参观了一下清华校园,半小时就出来了,没看见什么状元,因为大学生们都放假了。而所谓的“拓展训练”,只不过是在住宿的宾馆围成了一个圈,搞了一些小游戏。“孩子不是去旅游,而是要开阔视野,接受激励和训练。”李女士讲,如果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自己抽时间带孩子外出游玩了。一位为孩子报名参加某少年宫的“英语趣味夏令营”的家长陈女士也说,当初报名时,招生广告上说是暑期英语趣味夏令营,内容包括英语游戏、科技竞猜及到周边县市区游玩等,可等孩子回来后才发现,这就是个补习班,“我们不希望孩子参加这样的夏令营”。

  利益驱动“夏令营”日趋商业化

  沈河区文艺二校大队辅导员刘敬一老师讲,学校以往每到暑假前都会接到一些夏令营的开营通知,他们通过教育局或团委下来的,比较正规,而且收费低廉。可现在经常有一些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夏令营到校门口发传单,媒体上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几乎所有这样的夏令营都带有营利目的,而非公益性质。据记者了解,有些承办夏令营的机构连旅行社的执照都没有,几个人凑在一起就开张了。这类夏令营依靠时髦的概念吸引学生和家长,取个好听的名字如“拓展训练夏令营”、“军营战士夏令营”等等,家长和孩子们踏上旅途才后悔不迭。

  市消协有关人士提醒,家长给孩子报名时,首先要了解举办方的资质、规模、品牌,了解夏令营活动宗旨、费用分配、活动内容等;其次,要和举办者签订合同,明确经费、赔偿等问题;最后,如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名不符实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向举办者反映并保留证据。本报记者崔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