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我看北大的蒙冤与反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14:45 东方网

  针对近日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提出的“北大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7月31日,北大新闻发言人赵为民表示,北大不存在引进的海外人才造假行为。发言人指出,批评者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批评方式要客观科学,批评者要对社会和舆论负责。(8月1日《新京报》)

  “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丘成桐教授的这个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起强烈。世界上有影响的一位大数学家,指责中国的最高学府不具备慧眼识才

的能力,以至于花巨资引进不少冒牌“海龟”,让北大进退两难:沉默,等于承认丘教授的断言正确,北大必须追究引进海外人才当事人的直接责任,必须给全国一个交待;反驳,需要令人信服的证据,方可证明自己引进的海外人才名不虚传,这样做的难度,不是当事人,恐怕很难知道。北大的反驳“姗姗来迟”,并且坦言提供数字需要过完暑假,与此有很大关系。

  丘教授和北大的“口水战”,因为问题敏感,备受关注。相对而言,近年来屡屡处于舆论被动地位的北大,在人心的向背上,此次同样未必占有人和之利。丘成桐先生的指责究竟有没有道理,有道理的话,其论据是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在这件事上,北大是否真的蒙了冤,该不该反驳,以及如何反驳?这些问题,确有厘清的必要。

  丘教授所谓“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有失严密。先生是数学家,数学是科学,最讲究“精确”二字。使用“大部分”这个修饰语,显然不大合适。北大有多少海外人才,其中多少人的档案和实际才能有水分,必须言之有据。我不否认,丘教授长期在国外,了解海外者回国的原因。他的逻辑是:在海外混的好,肯定不回来,只有混得不好的才回来。为了回来,难免在学历等方面做手脚。丘教授的这个思维,也许具有一定普遍意义,却未必完全符合事实。何祚庥院士要求北大拿出证据证明引进人才质量合格时说,希望北大“用事实说话”。同样道理,丘教授批评北大,是不是也应该用事实批评?

  再看看北大的反驳。其发言人的“北大不存在引进的海外人才造假行为”,也是一个完全肯定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最容易被否定。众所周知,说有容易说无难。说北大不存在引进的人才有任何造假行为,这个弓,显然拉得过于满了。不要说北大,即便世界上任何一所高校的校长,都不敢如此武断,除非学校就他本人一个“海龟”,并且他的自我鉴定实事求是。否则,说完全没有,那可是走钢丝,一旦哪天新语丝网站出现个北大的某某“海龟”存在造假嫌疑,并且不幸被言中,那样,只能增加北大的信任危机,而不是化解其信任危机。何院士希望北大“用事实说话”,不是用绝对的肯定语气反驳。人事部门档案柜里的个人文字材料,不是证明其本人不存在造假行为的充要条件。所以,北大的这个反驳,无异于自挖泥潭,到时候得不偿失的。

  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造假之争,再次说明一个道理:做人说话,一定要负责任,要有事实有依据,不能以偏概全,更不可信口开河。


作者:刘海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