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景解读新河南 走向世界的河南文化将不止一个少林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4:41 东方今报

  

全景解读新河南走向世界的河南文化将不止一个少林寺

  河南深厚的文化资源仿佛一个巨大的宝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曾有远道而来的客人说:“提起你们河南,我就能想起少林寺和烩面。”还有人说:“在河南,我不敢乱说话,因为河南的文化历史太深厚了,怕一不小心露丑。”这些都是实话。

  所以,当《风中少林》、黄帝故里祭祖大典、殷墟申遗等一系列崭新的文化工程不停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时,不仅河南文化界的人士为之骄傲,所有的河南人都觉得倍儿高兴——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显示出更为大气的国际交融性来。

  刚刚过去的一年,河南文化产业给人的感觉是——眼前一亮。河南文化越来越充满创意,河南的文化人越来越富有想象力,《风中少林》、黄帝故里祭祖大典、殷墟申遗成功……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不断在全国掀起高潮,难怪不少人说河南文化产业是突然杀出的一匹“黑马”。而迎来文化产业“创意春天”的河南,正在历经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用现代形式演绎古老题材

  《风中少林》无疑是河南文化产业变身成功的最好证明,一出炉便摘取了中国舞蹈界最高奖项“荷花奖”金奖,所到之处迅速掀起一股“少林旋风”。有人说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发掘了一种用高雅艺术演绎古老传统题材的现代形式。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新剧院——郑州歌舞剧院。郑州市歌舞剧院院长齐岸青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风中少林》的喜爱溢于言表。

  在《风中少林》之前,河南在全国根本没有叫得响的歌舞剧,但《风中少林》不仅迅速地把少林文化带到了全世界,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齐岸青介绍,仅在国内演出的35场中,《风中少林》的票房收入就有600多万元,盈余200多万元。明年,《风中少林》还要演到美国等地去,德国、日本等演出公司也在积极洽谈演出事项。

  除了演出本身,“风中少林”商标专利经过了19项注册。齐岸青说,这19项注册涵盖了歌舞剧以外的衍生产品,比如女士用的化妆包、佛珠等,还准备制作一些音乐CD、动漫和少林武术题材的游戏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真正把《风中少林》当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线项目来经营。

  《风中少林》的成功,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中原文化的巨大魅力,也让人看到了“现代形式演绎古老题材”给河南文化的启示。齐岸青这样评价《风中少林》的运作方式:“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精神层面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应该是娱乐大众的文化商品,《风中少林》体现的高雅艺术和商业化的运作并不矛盾。相反,正是依赖商业化的运作,才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中原文化的魅力。”

  如今,郑州歌舞剧院正在打造的舞剧《洛神》和《诗经·乐舞》,都已顺利地找到了投资方。可以预见,有了《风中少林》的成功在前,《洛神》和《诗经·乐舞》的发展之路将会更加顺利。齐岸青由衷地说:“河南文化产业现在正处于春天。”

   ●创意会让河南文化越走越快

  提起《风中少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庚香深有感触地表示,河南素以戏曲大省著称,舞剧创作在河南历史上更是空白,人才极度匮乏。考虑到这种情况,郑州歌舞剧院从创立起走的就是完全不同的路,实行的是投资主体股份制、市场运营项目制、主要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的运作方法,并以剧目作为无形资产寻找合作伙伴。

  这就理性地规避了现行体制下艺术院团的两难境地,即完全依赖财政供给,院团缺乏创新活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给政府造成负担,或完全迎合市场建制,资金和创作都难以支撑打造艺术精品。

  “尽管郑州歌舞剧院走的是一条以剧目生产带动剧院建设的发展之路,对其他文化单位来说,很难重复这条路,但其成长道路充满了创意,这种创意本身就具有借鉴意义。”李庚香说,“祭祖大典、殷墟申报让河南文化的创意色彩愈加浓厚,当文化被赋予了创意,就会充满灵性,发展的脚步会越走越快。”

  李庚香介绍说,自己曾经提出河南文化应该按照“3+1”模式来发展,即文化+旅游、文化+媒体、文化+社会资本,目前这个模式已基本成型。其中“文化+旅游”的创意是推出一卡通,将来游客拿着一张卡就能游遍河南景点,不需再掏门票钱。从今年“五一”黄金周的统计数字来看,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2%和48.4%,不少景区景点刷新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全省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 分别增长25.2%和24.9%。河南旅游的潜力巨大,如果文化和旅游结合好了,必将带动河南文化产业飞速发展。

  “文化+媒体”最好的例子则是梨园春。此外今年省文化厅将和杨澜合作,推出50集大型电视宣传片,每集都会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个河南的文化典故或景点。

  “文化+社会资本”指的是吸引大的战略资本者对河南文化产业进行投资。来自河南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上半年河南文化体育业投资增幅在50%以上。

  李庚香由衷地说:“过去人们一提起河南文化,就会想起一句话‘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而现在的河南文化正在让人感觉越来越惊艳。而且,随着观念的改变,新兴文化产业在河南发展的势头很猛,我们准备明年在河南举办国际动漫节。”

  据介绍,尽管和沿海城市的文化产业相比还有3~5年的差距,但目前的河南文化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已能排入第一方阵。

   ●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进展顺利

  2005年7月12日~13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隆重举行,这是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的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专门会议。会上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明确表明河南绝大部分文化单位都要脱离政府“怀抱”,面向市场找饭吃。会议上提出的《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快文化单位体制和机制创新,全面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2006年5月12日~13日,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委书记徐光春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三个创新:文化体制创新、艺术创造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努力开发河南文化资源,推动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有位业内人士笑称,第一次会议名称中“体制改革”四字在后,第二次会议名称中“体制改革”被提到前面,由此可见政府革新河南文化产业之决心在逐渐增强。

  从省发改委刚刚出炉的2006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来看,目前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进展顺利,省广电局在河南电影制片厂、黄河音像出版社等单位改制基础上成立了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公司,省文化厅成立了河南文化影视集团和河南中原杂技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加上原有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出版集团,我省已形成五大文化产业集团,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在整合资源、转企改制、新闻媒体宣传和经营两分开等当面进行改革,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而根据国家部署,省发改委会同省文化厅编制了河南省“十一五”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规划并已上报国家规划项目1705个。同时,省发改委已会同省广电局、财政厅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核查工作,经省政府同意,已上报国家。

   ●走向世界的河南文化资源将不止一个少林寺

  提起河南,许多人会马上想起少林寺,但李庚香说,少林寺确实是河南享誉全球的最大的文化品牌,但河南并不仅仅有少林寺。

  除了少林寺这一品牌,河南还有伏羲文化,老子文化,汝瓷、钧瓷和官瓷文化等,这些知名品牌同样拥有走向世界的资格,而外界对它们知之甚少。

  如何让已有的文化资源变成流动起来的产业模式,这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李庚香认为深圳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可以给我们以启迪,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国家级、综合性和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与“高交会”一样已成为深圳的城市品牌。

  “如果我省的文化资源都能像少林寺一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被打造成河南的特色品牌被外界认可,有‘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之美誉的河南,也一定能够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的跨越。”李庚香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