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5:37 大河网-河南日报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要求:“要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使全党全国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热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坚决贯彻。

  建设新农村需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需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艰巨。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05年进一步扩大为3.22∶1。三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四是农村安定和谐还面临较多问题,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五是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

  其次,要完成建设新农村的艰巨任务,农民自身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引导农民通过投身新农村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共享现代文明的成果。但是,目前农村发展落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收入水平仍然低下。河南是全国乡村数量最多、农村人口比重最大的省份,也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省份之一。仅依靠农民的力量来完成建设新农村的任务是不现实的。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我国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是导致农村落后、农民贫穷的重要原因之一,存在着对农村和农民的历史欠账。目前,我国业已迈向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而且需要工业的反哺、城市的带动,需要政府的引导、扶持以及各行各业的关心和支持。

  再次,从内涵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所当然地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和谐稳定。只有农村发达了、农村繁荣了、农民富裕了、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才能有基础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充分调动各方面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不只是农村农民的事,也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事。农民要发挥主体作用,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把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其次,要加强引导,提高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再次,要加强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强化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政府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上的主导作用。首先,在城乡的规划中体现主导作用,重视村镇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及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本设施的规划。其次,在建设项目的安排中体现主导作用,注重安排农村的建设项目及各种支农项目。再次,在财政支出中起主导作用,逐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能够稳定增长。最后,在服务职能中体现主导作用,使政府服务职能更多地进入农村领域。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各界既要发挥各自优势,又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为建设新农村出钱、出力、出技术、出智慧。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

  促进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带动。首先,以工业和城市为主要税源的政府公共财政要更多地用于新农村建设,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和支撑作用。其次,发挥工业和城市集聚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功能,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在二三产业稳定就业,让进城的农民成为安居乐业的市民。再次,发挥城市现代文明对农村的辐射作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最后,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关键在于建立五大机制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要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统筹安排支农资金使用,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二是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循着典型示范、试点带动的思路,注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农村群众的认同度,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同时,要防止新农村建设中的“等靠要”思想,积极鼓励农民群众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增强勤劳、自强、互助精神,积极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三是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进一步形成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可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及其他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

  四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来完成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在宏观层面,通过强力推进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确立制度和体制框架。

  五是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建设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

  插图:河南农村新貌。⑦6

  (执笔人:王建国郭小燕)

  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