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天山深处祭英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7:44 人民网

  人民时评

  网友说话

  评论靶子

  观点周刊

  观

  点

  推

  荐·观点周刊:刘翔12秒88(视频) 巨贪张改萍当庭认罪·网友热评:查查还有多少当官的为所欲为没人管!·人民视点:“网络通缉令”,岂能想发就发?·人民视点:连环杀人、蟒吞农妇,可恶的网络谣言!天山深处天山行,老兵再续战友情。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21名修筑天山公路的老兵和烈士遗属回到天山,为了实现一个心愿:看一看日思夜想的第二故乡,看一看长眠在雪山的战友和亲人。

  32年前,按照党中央、毛主席“要搞活天山”的指示,交通部队数万官兵从葛洲坝建设工地挥师北上,拉开了修筑独(山子)库(车)公路的序幕。在栉风沐雪、英勇拼搏的十个春秋中,筑路大军与塌方、雪崩、泥石流顽强搏斗,成功穿越只有雄鹰能飞越的天山山脉,创造了中国公路建设史的奇迹。

  今天,老兵重走天山路,是要学习和缅怀修建天山公路中形成的天山精神,那种不怕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和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

  为开辟天山坦途,上万名官兵受伤或致残,178名官兵壮烈牺牲。他们中,有的在悬崖峭壁开路时英勇献身,有的在空气稀薄的冰峰以身殉职,有的在暴风雪中成为永恒的雕塑,有的被突如其来的雪崩吞噬了生命,有的积劳成疾留下了残疾。“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国为军威振奋!夫妻分居十年,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电影《天山行》中的对联生动地描绘出筑路大军的钢铁意志和英雄气概。

  前不久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的医学奇迹。但在科技落伍、物资匮乏的20世纪70年代,筑路大军不得不拼人力、拼体力、拼意志。由于缺少机械车辆,官兵们常常肩挑手扛搬运石料。冬天的清晨,官兵的大头鞋常常被冻得“长”在地上,只能用钢钎撬下来。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并没有挫伤他们的热情和斗志,他们上班不用吹口哨,下班领导不催不走,这种身在苦中不言苦的奋斗精神,感天动地。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站立的路。为了报答班长的救命之恩,老兵陈俊贵举家西迁,由东北老家来到天山脚下,为战友义务守墓20年。为了缅怀安息于天山的烈士,人们在乔尔玛修建了纪念碑,当年筑路老兵的营房成为旅游景点,供人们瞻仰和参观。新疆各族人民没有忘记老兵的丰功伟绩,在“重走天山路”途中,与老兵擦肩而过的路人停下车子,向老兵致敬……

  “把生留给战友,把死留给自己。”在修筑天山公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乔尔玛烈士纪念碑前,老兵们抚摸着纪念碑上的名字,含泪讲述战友的感人事迹。在烈士长眠的地方,老兵们用当年最爱吃的“馕”和最爱喝的烈酒祭奠英灵。一位老兵由衷地感叹:重走天山路,是一次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洗礼,想一想牺牲的战友,会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想一想至今仍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新藏公路上坚守的养护官兵,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穿越巴音布鲁克等三大草原,翻越四座常年冰封的雪山,跨越五条源于天山的河流。今天的天山公路依然是新疆各族人民的致富线、幸福线。“时代在变,但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变,即便在物质条件非常优厚的今天。”面对守护天山路的英魂,这是人们最深切的感慨和最真挚的心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