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创新少年"为啥跨不过高考门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8:27 浙江在线

  18岁的山东考生潘立群,完成了既符合国际信号灯使用惯例,又能满足色障者识别需要的道路信号灯电路设计,获得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展评的最高奖———“最佳国际优秀项目奖”,成为本届展评获此殊荣的唯一中国选手,被誉为“创新少年”。为此,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影响了高考,以379分的成绩被淘汰出局。此前,他已获得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7月27日《宁波日报》)。

  这种结果在现行高考制度下似乎是合理的,但也因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社会比较认同的高考制度,如何体现对创新价值的认同?这就涉及到:

  高考制度决定着基础教育的方向。学习本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但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下,创造性学习受到抑制。这种统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后,至多是知识的追随者、摹仿的高手,原创性就很难说了。有位大学校长因此担忧:我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我担心把人培养得越来越像机器。

  高考制度引导着对人才的科学评价。好的制度设计和好的评价标准,应该鼓励学生创新,既看分数,更重创新品质,既看高考成绩,更重整体素质。但现在学生从小学起就接受应试教育,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相比而言,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学生,要比以考试为目标的高分学生更有培养前途。

  高考制度还关系着高校的学术权利。大学应该有自己的学术权利,包括招生自主权,按照学校特色和学科设置来招生。大一统的考试招生方式,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剥夺了高校的学术权利。往往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大学的数学系被迫接受数学能力差的高分考生,而具有超强数学能力的考生却因1分之差被拒之门外。

  杨振宁博士曾对中西教育作过一番比较,他认为:美国的教育对排在前面的30%到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跳跃式学习,可以自己创造出很多东西。尤其是对5%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大师有好处。亚洲的教育对排在后面的30%到40%的学生有益,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中国的学生到外国留学,考试成绩素来名列前茅,但是念书不应是学习的目的,而应是创出新知识、新体系的一个手段。以分数论英雄对特殊天才的压抑就更可怕。

  鼓励青少年创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和考试制度,应当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使他们靠自己的创新力量去开垦新的处女地,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宁波要成为创新型城市,需要培养和集聚大量创新型人才。不知我们宁波的高校,有没有勇气接纳这样的“创新少年”?


作者: 范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