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风口浪尖中的南方报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9:47 南方日报

  忠实记录南粤人民抗洪救灾每一个伟大时刻,以抗洪精神做好抗洪的宣传报道

  风口浪尖中的南方报人

  大灾大难见精神·我是记者

  这是九八抗洪时,诞生的一张经典照片,拍的是一个记者的形象:半旧的牛仔裤沾满泥污,紧握照相机的手粗筋暴凸,记者的职业奉献一展无遗。

  照片拍的,是当时身处抗洪前线的本报记者何龙盛;拍照片的,是当时与何龙盛战斗在一起的南方都市报记者王景春。这张无意中捕捉到的照片,后来成为2000年首届记者节的重要标记。

  从此,每逢报道大灾大难,人们总是特别想起南方报人,也总是一如既往地见到南方报人的独有风采。这次南粤抗击“碧利斯”和“格美”自然也不例外。

  本报记者段功伟

  暴雨断路,记者抬着冲锋舟涉水,背着干粮跋山,步行一整天,采访千六犯人大转移

  7月15日,“碧利斯”突袭广东!

  一大早,南方日报的报料热线响个不停,报的都是“碧利斯”带来的灾情。韶关记者站站长谷立辉早上7时接到报社的报料通知时,已经获知韶关市三防指挥部在8时要召开紧急会议。他顾不上吃早餐就赶到会场,然后跳上市领导的车一路直奔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大家以最快速度投入战斗。报社领导指挥各地记者站采访,手机电池都打光了。各地记者接到指令后,采访目标更加明确。当晚的夜班编辑拿出宝贵的头版和二版,全部安排抗击“碧利斯”的报道。第二天,两大版的灾情报道出街了:《广东四市暴雨成灾10死12失踪》、《乐昌三镇昨日上午起与外界失去联系,五万群众安危揪人心》、《京广线中断》、《冲锋舟橡皮艇救人》……灾情触目惊心,读者心情沉重。南粤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碧利斯”。

  7月16日,星期天,灾情加剧。搞好抗洪救灾报道,成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特别是南方日报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一大批骨干记者从报社总部,赶赴抗洪前线,支援驻地记者。贺信、严亮两位年轻记者,顶着狂风暴雨北上,赶往坪石,采访监狱犯人大转移。报社通联工作室主任曾礼曾经长期在韶关工作,对当地情况很熟悉。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往前线。当了解到乐昌城区已经无法直接进入后,就先到乳源桂头镇一线采访,迂回作战。本报驻潮州记者余映涛一接到洪灾消息,立刻跳起来,赶往现场,成为第一个赶到重灾区的记者。

  7月17日,全报社紧急动员,精兵强将悉数出动,夜班编辑部的灯光亮至凌晨4时

  7月17日,灾情进一步发展。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一起亲临省三防指挥部召开会议,部署抗击“碧利斯”洪涝灾害的有关工作。下午5时30分,一开完省委常委会,张德江就率领省直部门有关领导连夜赶赴受灾最重的韶关市,现场检查指导抗洪救灾。

  灾情紧扣人心。按日常的报道指挥体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抗洪救灾报道的需要。当天上午11时,南方日报召开专门会议,紧急成立抗灾救灾报道小组,由总编辑杨兴锋任报道组组长。“抗洪救灾报道到了这个阶段,报社人人都有职责,每一条线、每个记者站都要留意有没有跟灾情有关的新闻”,报社了发出了动员令。

  一声令下,集团大量的精兵强将行动起来,奔赴抗洪最前线:受灾各市的驻站记者守土有责,将当地最新的灾情信息源源不断地发回报社。谷立辉带病上阵,一连四个昼夜连轴转。年轻记者刘中元当天中午赶赴韶关,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只能借穿部队的迷彩服,一直穿到24日撤退。韶关军分区周少锋司令员称他是“编外的兵”。

  后方的记者也全部动起来了,他们紧紧盯着空中、铁路、公路的交通情况,天气情况,水文变化,民政救灾……

  当晚,杨兴锋来到报社夜班,坐镇指挥。他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当天稿件时,手机响了。随省委、省政府领导奔赴抗洪前线采访报道的记者邓红辉,传回了张德江对南方日报搞好抗洪救灾报道的指示,要求在报道中体现“大灾大难见精神,大灾大难见真情,大灾大难见英雄”。

  省领导的指示,给南方报人搞好报道指明了方向。为了给全省军民抗洪救灾鼓舞士气,引导舆论,报社领导布置理论评论部的同志马上行动,以“大灾大难见精神,大灾大难见真情,大灾大难见英雄”为题,用三天时间连发三篇评论。

  这是忙碌的一天,前方的稿件潮水般涌向编辑部。杨兴锋与值班社委、夜班编辑一起修改稿件,安排版面。他还一遍又一遍精心修改第一篇评论《大灾大难见精神》。这一晚,南方日报夜班的灯一直亮到凌晨4时。他们精心劳作的结果,是7月18日五个整版的“抗击‘碧利斯’”特别报道,一下子将南粤军民众志成城、勇克洪魔的英雄气概充分展示出来。

  展开灾后的第一份南方日报,看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关切,灾民愁容大展

  “碧利斯”方去,“格美”又来。

  南粤大地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作为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有责任有义务为抗洪救灾鼓劲打气,所以除了忠实记录抗洪救灾每一个伟大时刻,更着力经营深度报道,推出“大灾大难见英雄”、“大灾大难见精神”、“大灾大难见真情”三个系列的专题报道,对抗洪救灾进行梳理,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

  这个夏天,人们不会忘记“碧利斯”和“格美”带来的灾难与伤痛,不会忘记南粤人民“坦然面对、临危不惧、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气势如虹,也不会忘记南方报人,是他们的报道让人们在汪洋中、在废墟里看到了希望,鼓起了信心,感到了力量。

  7月19日一大早,两辆“南方报业号”送报车满载着《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和瓶装水,送到灾区。烈日当头,仍满身泥污的灾区群众胳膊夹着瓶装水,双手展开《南方日报》,看到党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关心广东灾情以及省委书记张德江亲临乐昌视察灾情的报道后,一脸愁容顿时舒展。他们说:“这是我们灾后读到的第一份报纸,报道使我们对灾后重建充满希望和信心。”

  这是一个让南方报人备受振奋的镜头,他们前行的脚步更执著,更矫健了。

  他们,拼搏在风口浪尖。

  贺信

  南方日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采写了坪石监狱干警犯人大转移报道

  收起“家伙”就成了救援队成员

  洪水到来之时,记者应该站在淹没双膝的泥水中。

  洪水袭击坪石期间,我和摄影记者严亮不仅四条腿埋在泥水里,肩膀上还扛着橡皮艇或者大米咸菜。

  坪石监狱四大队关押点是我们采访的目标,四大队关押点也是坪石监狱干警增援的对象,于是我和严亮被顺理成章地编入了监狱组织的救援小分队。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除了坪石监狱干警和《南方日报》记者外,小分队还包括:司法警官医院的医生两名,武警官兵7名,挑夫两名以及船工1名。武警官兵驮着他们的橡皮艇,监狱干警带着紧急采购的大米、咸菜等生活物资,医生们抱着一整箱常用药物,船工带着备有动力的漂流船,挑夫们推着两部木板车。拿出相机和笔记本,我们就是记者;收起“家伙”,我们就成了救援队成员。

  这也是一段艰难的行程。遇到道路塌方,救援小分队必须搬开横卧在路面上的树干。每逢被大水阻断的公路,搭载人员的漂流船就拖着装满物资、板车的橡皮艇驶向对岸;成功过渡之后,人员从艇上卸下物资装上其中一辆板车,再把橡皮艇装上另一辆板车,剩下的漂流船则扛到人员的肩膀上。“一时船坐人,一时人坐船”,如此循环往复。救援小分队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前进。

  当水陆兼程到达四大队关押点时,我们正好赶上70多名警察和100多名武警组织1663名服刑人员进行紧急大转移。什么是“大灾大难见英雄”?不论是警察还是武警,危急时刻敢于承担责任的干警就是英雄。

  随着1663名服刑人员安全抵达目的地,记者的任务却仅仅完成了一半。我们还要原路返回,写稿、传稿,后方编辑还在等待我们。

  九八抗洪之后,一张记者下半身粘满污泥的照片成为记者节的象征。这次采访后,我再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我和严亮泡在泥水里面的四条腿。

  刘中元

  南方日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采写了抗洪烈士李大为的一系列报道

  那一刻,我这“编外军人”难忍热泪

  关于李大为,村民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今天一天在河边找,怎么找也找不到李大为了”,男人的眼泪;一是“我儿子21岁了,他和我儿子一样大”。后面一句话是犁市镇中寮村村长梁金财说的,很感慨,可以做小标。

  那是7月17日,我赶到韶关后,当晚就采访成稿。第二天,韶关军分区对所有媒体都用我那篇报道做“母稿”。

  20日一大早,李大为家人去到中寮村。李大为妈妈蒋花手中的枕头、哭泣、寻找、感恩……

  平时有一个“招数”用以抑止眼泪:要哭时张开嘴,深呼吸几下。

  看到这种情景,我不断警告自己:这只是一个新闻事件,我必须以职业眼光来看待。但眼泪并不争气,哗哗地往下流,并且不只一次。我“安慰”自己:这眼泪是缘自一条生命对另一条已经奉献出去的生命的尊重和感激。

  由于去的时候走得很急,没有带换洗衣服,只好穿上解放军迷彩服,一直穿到24日撤退,军分区周司令员称我是“编外的兵”。

  从18日开始到24日,我每天来中寮村好几趟,采访、聊天,找人,那里村民和李大为家人都认识了我:一个戴眼镜、穿迷彩服的《南方日报》记者。

  谷立辉

  南方日报驻韶关记者采写了一系列韶关抗灾、复产报道

  一个灾区记者的13天

  7月15日,比起同行,我算是幸运的,坐上市领导的车一路直奔灾区,市领导也将掌握的信息在车上就告诉了记者。记者当天就发回坪石监狱和乐北三镇灾情的报道。

  我后来才知道,当地媒体的记者在京珠高速公路北行时遇险,幸得司机机警,躲过一劫;驻站的两位同行被困在乐昌两晚,转移了几次,以饼干和方便面果腹,转移途中橡皮艇还被划破……

  我们这几个人的遭遇串起来,便大抵是一幅灾区记者图景罢。

  17日一早,李容根副省长想方设法前往乐昌灾区察看灾情,记者随行采访得以进入灾后的乐昌。中午在乐昌监狱吃快餐时,记者见到那两个被困的同行,告诉他们自己除了皮鞋当了水鞋,留守在市三防指挥部还是有快餐,能够吃饱,遗憾的是比起他们,我错过了很多震撼的场面。

  18日,由于韶关市区供水中断,已经四天三晚没有洗澡的记者与同行们跑到曲江区委办公室洗了个澡。

  19日,记者领报社发行人员再赴乐昌,将当天的《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和22吨瓶装水送到灾民手中。

  接下来几日,记者在各灾区忙于采访救灾复产的报道……感冒流鼻涕也已有几日,本想休息一下。“格美”又来!27日凌晨,听说乐昌城区又进水了。同行相约、记者开车,早上7点出发前往乐昌。

  同行相见,只能互道辛苦了。

  余映涛

  南方日报驻潮州记者采写了一系列潮州抗灾,复产报道

  第一天第一个赶到重灾区

  “余记者,我们这里一个村被埋了。”16号早上,四号台风“碧利斯”在福建登陆之后,一大早我的电话响了。

  此次台风虽然不是正面袭击潮州,但这里却遭受到百年一遇的大水。接到电话我马上叫上司机小李,向潮州受灾最严重的灾区饶平奔去了。

  走到黄金塘路口时,车过不了,原来路中的一个低洼地变成了小水塘,许多车辆已经在水中熄火,过不了!当地一些媒体的采访车也被堵在这里了。

  我们绕道行走,根据路人的指引,边问边走,终于绕过了个洼地,开上了前往饶平的公路。

  没想到,一部分路段靠山而建,由于暴雨的冲刷,附近的山坡许多地方也出现了滑坡,水泥公路上已经只有“水”和“泥”,过不了!这时候已经到了早上九点多,许多地方救灾告急的电话接踵而至。

  再绕道!随后我们从原路返回,走汕汾高速。一下高速,我们就尝试着看能否赶去滑坡灾情比较严重的外宫村采访了解情况。

  就这样,也不知道绕了多少次道,我们终于就来到了黄冈河边,看到了水漫过桥孔的一幕,一问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包括当地在内的其他媒体工作人员,都还被水阻隔,还没赶过来,我成了第一个赶到重灾区饶平的记者。

  崔财鑫

  南方日报地方新闻中心记者进入乐昌灾区,报道抗灾情况

  第一个进入乐昌的记者

  7月16日,我同梁文祥记者在武警广东总队的陪同之下赶赴在此次洪灾被围困的乐昌。

  因从仁化到乐昌的路是山路,再加上大雨,武警方面要求我们第二天进入乐昌。但在我们强烈要求下,有关方面同意我们继续开赴乐昌。

  晚上快十点的时候终于赶上前去乐昌救援的武警部队,但是面前一条四五十米的道路水有一米多深,这里离乐昌只有三公里。武警立即决定“让记者先过去!”战士们让我们先上了船,然后在水中推着我们前进。我的眼睛湿润了。进入市区在将稿件和图片发回总部之后,我们终于能暂时喘口气。武警干部对我们说:“你们是今天唯一一家在乐昌抗洪一线的媒体,其他媒体都没有进来市区啊!”

  抗灾报道中的南方报人风采

  A06版继续呈现

  图:

  在采访坪石监狱大转移的时候,南方日报记者贺信(前排右一)被编入救援小分队,参与救援。大灾大难中,他既是记者,又是救援人员。严亮摄

  灾情发生以来,本报作了一系列抗灾救灾的精彩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