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芒等傣族寨:创造新农村建设好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3:42 人民网

  近年来,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为加快其农村地区发展步伐,大胆实践、大胆实验,采取“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式,选择了一批村寨作为“三村试点”(文明村,生态村,小康村)。在所有被选为建设试点的村寨中,有一个名叫芒等的傣族寨子,这个寨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声有色,成效显著,令人交口称赞。被列为试点以来,芒等村村民大受鼓舞,干劲十足,村民以房产、经济收益作抵押争取信贷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生产,使全村四年间创造了人均收入增长4.5倍的奇迹,成为远近富裕文明的新农村。2003年,芒等

村被云南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4年至2005年,芒等村连续两年被临沧市政府表彰为文明村。

  现有49户人家的芒等村,其贫穷落后的情景还让人记忆犹新:这个村,本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600余元的傣族小村寨,解放前,芒等村长期处于竹、木、石为生产工具、刀耕火种为生产方式、刻木结绳记事的社会发展阶段,村民使用的竹、木器如:木锄、竹刀、木碗、葫芦碗、竹勺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非常落后,生产力十分低下。

  解放后,芒等村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其发展的步子仍然很缓慢。

  芒等村被列为“三村”(文明村,生态村,小康村)试点后,开始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开始建设进村入户的水泥路面、建盖公厕、建沼气池,将牛圈、猪圈迁移出住宅外围。进接着,芒等村统一规划、统一招标建设了自己的现代而具有傣民族特色的民居。

  芒等村是全县高优蔗园建设示范村,家家种甘蔗,户户是蔗农。经过5年多努力,全村高优蔗园面积已从最初的100亩发展到1129亩。按平均亩产7吨计算,全村一季可砍甘蔗7900多吨,按现行收购价180元计算,毛收入可达140多万元。以村民俸正祥为例,他种了40余亩甘蔗,是村里甘蔗种植大户之一,2004年,俸正祥贷到2万元资金(政府贴息)用来改良甘蔗品种,使甘蔗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今年糖价上涨,俸正祥收入要比去年增加5000多元。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芒等村群众结合本村甘蔗枝、叶丰富的实际,决定发展畜牧业。

  耿马县委、政府领导针对芒等村群众都有房产田地的情况,决定在项目和融资方式上进行大胆尝试,再次以群众自己土地上的经济收益和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把固定资产和土地资源活化变成资本,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的困难。全村向农村信用联社贷了18万元(政府不贴息)的资金用于发展畜牧业。2004年4月,芒等村群众养牛获得初步成功,归还了信用社的18万元贷款。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又以五户联保形式向农村信用联社贷了80万元政府贴息款,全部用于发展畜牧业。

  发展畜牧业,草料是基础,品种改良是关键,科学饲养管理是保障。这成为了芒等村群众的共识。2003年9月9日,耿马自治县首例细管冻精改良肉牛在芒等村顺利诞生。从此,冻精改良加速了芒等村畜牧产业的发展。为改变传统的饲养方法,推广青贮氨化饲料,全村种植了250亩篁竹草,58亩多花黑麦草。新建起600平方米的新厩舍,对牛采取集中饲养和管理,以提高科学的饲养水平,同时又改善了改善村寨卫生状况。由于冻改牛生长期短,肉质鲜嫩,体重可达1000公斤左右。双江、永德等外县的常上门来购买。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全村的牛存栏数迅速增加,从原有的7头发展到现在的265头,其中引进婆罗门种牛2头,产犊100头。芒等村成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集种源保护、肉牛冻改、牧草推广于一体的科学养牛示范村,全村的畜牧产业每年新增产值15万元至2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3000元。

  芒等村群众富裕了,就统一规划,建盖起一幢幢价值上十万元的新楼房。全村实现了半机械化,达到户均一台拖拉机(或耕作机)。15户安装了太阳能、35户安装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发展到22部。

  芒等村还通过群众大会选举成立了治保、调解、义务护村队、妇女和科普协会等基层组织;组建起一支文艺表演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新风尚,这支村文艺表演队不但在自己村里演,还时常受邀请到县上和其他村里演出,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很受欢迎。

  如今,人们走进芒等村,会看到如下令人兴奋的新农村景象:一条3500多米长的进村弹石硬板路连接着芒等村与外面的世界;总长3200米的水泥巷道分别修到家家户户门前;一幢幢富有傣民族风格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热带亚热带花草树木果树映衬着家家户户庭的院里;宽敞的厩舍里肉牛膘壮;村里建有砖混结构的图书室一个和无害化公厕两个;家家户户都使用的节能沼气池;沼气池的使用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节省了劳力,还极大地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

  2006年傣族泼水节期间前来芒等考察、旅游观光的社科专家、摄影家、作家都说,芒等的经验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杨自新    吴仲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