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骊山之巅转信兵—记兰州军区转信兵董文斌(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6:01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8月2日电(李清华 游成锋 齐闯)人物小传:董文斌,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通信团值勤站无线电信号转信台技师,四期士官,1992年12月入伍。董文斌自1998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之巅担任转信工作以来,八年如一日确保国防和军事通信畅通,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通信保障任务。他的人生格言是:只要认真,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西安临潼,骊山烽火台。

  距骊山之巅的古烽火台一公里处有一个转信台,这里常年驻守着一名军人,担负着传递无线电信号的任务。他就是兰州军区某通信团值勤站转信台技师董文斌。

  面对驻地高大山系的信号屏蔽,坐落在骊山脚下的某通信团要顺利完成集团军通信枢纽的传输和保障任务,就只能在地势最高的骊山之巅建一个中转信号的台站。这个台站不但能中转无线电信号,而且能成功中转微波接力数字信号。

  转信台位于海拔1300米的骊山之巅,虽然地处中外闻名的骊山风景区,却因远离都市的喧嚣、远离营区的热闹而被人们称为“都市孤岛”。

  在这个“都市孤岛”上,董文斌常年担负着集团军战备通信、对下转信和部队外训演习通信接力保障任务。这位1992年12月从甘肃永登入伍的战士,在山上一干就是8年,在这里度过了7个春节。

  作为一名普通的转信兵,董文斌独守大山近3000个日日夜夜。他圆满完成了开机联络、收发电报等日常勤务工作,从没有误过一次班、错漏过一组报,也没能睡成一个香甜的完整觉。

  董文斌来之前,转信台先后有5名战士因无法忍受这份“与世隔绝”的寂寞、这项平淡无奇的工作,没待多长时间就打了退堂鼓。看到这种情况,董文斌心想,自己是个党员,在值勤站兵龄长,还是班长骨干,其他战士不愿干的工作,自己更应该带头干好。于是,他主动申请到转信台工作。

  先前曾在转信台待过的战友对他说:“那儿条件艰苦,工作干得差不多就行了,只要不出什么问题,没有必要那么认真。”

  上山前,站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转信台一人值守、任务单调,虽说岗位小,但是责任重;不是没舞台,就怕没作为。你可不能当逃兵啊!”

  小董记住了站长的话。

  在简单打理行李上山后,望着不远处巍巍屹立的古烽火台遗址,他顿感自身责任之大、肩头担子之重。

  在转信台工作既要懂无线通信,还要精通接力专业。对于学无线专业的董文斌来说,接力专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从上山的头一天起,他就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把相关知识要点抄写下来,制成小卡片,贴在床头,装在口袋,有空就看一看、记一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就立即打电话到连队,向技术骨干请教。有一次,他去天文台挑水回来,边走边琢磨操作过程中的一个疑难问题,不知不觉就走过了转信台,一直走到一公里以外的烽火台下,才回过神来,这时水桶里的水已经快洒完了……就这样,董文斌不仅掌握了接力专业的全部内容,还自学掌握了程控交换、光纤传输等相关知识,成为全团顶呱呱的技术骨干。

  日复一日,收电、转信、接听电话……董文斌并没有因为工作平淡而有丝毫懈怠。八年来,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大山之巅,他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书写出了令人叫绝的“奇迹”:累计开机联络15737次,次次圆满完成任务,没有误过一次事;收发报1017500组,没有出现一组错码;值勤笔记写了17本,无一疏漏。(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