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教育部敢对北大“解剖麻雀”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7:27 国际在线

  作者:付瑞雪

  曾获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和中国政府授予的“国际科技合作奖”的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关于北大海外人才40%是造假说”,经过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十几天后,北大发言人正式回应造假说,称“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严重侵害了广大海归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声誉。”“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有一套完整的机制,北大

从海外引进人才的质量是高的。”一边是著名科学家、院士,一边是北大的正式回应。该听谁的?谁的话正确、真实、可信?一时间,广大百姓摸不着头脑。虽然各方评论文章不少,但大多站在主观立场,猜测性较强。

  我们注意到,8月2日《新华网》报道了北大介绍部分海外人才数据及招聘程序再次驳斥造假说。从这些介绍看,也只是说明了几年来引进人才数量、程序和概况。给人的感觉:一是把更多的语言和笔墨用在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上;二是发言人答非所问;三是故意混淆是非,强词夺理,掩盖事实。

  更重要的是,由北大反复回应,反复证明,说服力不强,不能令广大百姓信服。就像一个人指出另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另一个回答说,我没有做错。这样争论到最后,两个人只有吵起来,事情还是弄不清楚。对与错,必须由第三方出来仲裁。北大到底在引进海外人才上是否造假,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国家教育部不能失语。必须查清北大从1999年到2005年引进人才的真实情况。北大的情况在全国带有普遍性,有必要采取解剖麻雀的办法,对北大进行一次彻底公开解剖,看看到底“水有多深”。

  笔者建议,教育部勒令北大把从1998年到2005年引进海外的所有人才(北大说是238名),全部在公开媒体上公布。包括姓名、性别、毕业院校、学位职称、科研成果、每年在北大服役时间、当前薪酬、学校给予其他待遇、引进该人才时的花费、渠道、方式以及程序等等,然后公布这八年来,北大在引进海外人才上所花费的所有费用,国家给予的所有补贴。教育部设置公开监督电话、Email,彻底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这样做,一是能够彻底弄清楚引进人才身份的真实性,在北大服役时间长短与报酬是否相符,二是彻底弄清楚北大在引进人才上所耗费的资金,是否存在“引进一个人,可以拿几千万的资金到学校来,学校拿了几千万,给你(指引进的教授)一两百万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他的钱,是国家的钱。”这样做,是非曲直也许就会大白于天下。如果存在造假骗取国家资金情况,不但要把资金“吐出来”,而且主要责任人不管调到哪里,坚决严肃处理;如果不存在造假情况,要还北大于清白。

  总之,是非曲直,通过解剖麻雀就会大白于天下,也可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教育部不知敢否?

  

  审稿:刘恩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